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
根据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的名作《悲惨世界》改编的音乐剧,自25年前诞生后久演不衰。导演霍珀在重拍该经典时,进行了二次创作的嫁接,将音乐剧融进了电影《悲惨世界》中,不但在欧美上映时获得广泛好评,而且在本届奥斯卡颁奖礼上,一举囊括最佳女配角、最佳化妆与发型设计、最佳音响效果多个奖项。
以往奥斯卡得奖影片被引进内地的周期很长,上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一次别离》和最佳影片《艺术家》都是迟到一年左右才进入中国影院的,直接导致票房惨淡。定于明日在中国上映的《悲惨世界》,几乎是踩着奥斯卡的步点应景而来,也许能一改奥斯卡获奖片去年在中国电影票房上的颓势。
安妮获奖 实至名归
《悲惨世界》原著情感饱满,大开大合,在电影中得到了丰满的延续,演员们的精彩演绎更是让本就悲情色彩十足的故事遍布泪点,流泪看片,几成常态。其中,安妮·海瑟薇版的芳汀无疑是整部电影中最耀眼的亮点。
苏珊大妈中气十足地演唱《我曾有梦》时,大家一定想不到这首歌会被安妮·海瑟薇用凄美绝望的声调演绎得如此淋漓尽致。芳汀被逐出工厂后,卖了头发和牙齿,最后在肮脏的妓院出售了仅存的尊严。当芳汀在狭窄的马厩里被第一位嫖客玷污后,她用凄楚的声调唱起了《我曾有梦》。黑暗的背景中,光只打在了芳汀绝望的、布满伤痕的脸上,仿佛世界上所有的苦难都聚集在她的泪眼中。最后,随着一声痛苦的喊叫,“梦”的光芒慢慢从她的脸上消失,观众无不为之动容。在选角时,安妮·海瑟薇击败了凯特·温丝莱特、玛丽昂·歌迪亚等众多影星,最终凭借这个角色夺得了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可谓实至名归。
唱功不佳 罗素“读歌”
导演霍珀在处理音乐时采用了大量宣叙调(一种接近正常语速的曲调),在他看来,这样可以避免说话与唱歌之间速度转换带来的不适感,让观众能完全沉浸在电影世界里。但此法用于罗素·克劳身上,却让唱功不佳的罗素大有朗读歌词之感。
“金刚狼”休·杰克曼饰演的主角冉·阿让在完成自我救赎的过程中体会着“宽恕”和“爱”,他放走了与之为敌的警官沙威。这对非黑即白又顽固不化的沙威产生了心灵冲击,也让沙威对其所代表的旧世界秩序里的法律产生动摇,他不禁疑惑冉·阿让是来自地狱还是天堂。这一系列的心理活动都是通过音乐剧的独白完成的,霍珀为沙威提供了一个完美的布景:荒芜肮脏的城市浸润在黑暗的夜幕下。可是沙威的动作却令人匪夷所思,他喜欢沿着楼顶的边沿踱步,脚下是湍急的河流,这样的镜头反复出现,也许导演是为了表现人物在新旧秩序交替之时的内心激荡。沙威最终跳河自杀,但做出这一举动的竟然是一个如鹰隼般锐利的警官,这未免显得有些突兀。
罗震光 张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