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我的岗位就在苏区
徐向前看出时机已到,他立刻又把电话接到各个师指挥所,下达了总反攻令。顷刻,冲锋号冲天响起,红军的喊声如山呼海啸,冲啊——千军万马朝着溃败的敌人群起直追。
黄杰恨不得闭上眼睛,他不忍心看到如此局面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在一群侍从的护佑之下,黄杰也不得不起身上马,尽管他是那么的不甘心。但时局不许他有半点迟疑,在徐向前面前,他不得不再一次悻悻而去。
七里坪一战以红军的胜利告一段落,苏区局势并没有因此而有多大好转,敌人又在进一步组织力量朝着鄂豫皖苏区的政治中心——新集扑来,鄂豫皖正一步步陷入深重危机之中。
张琴秋前不久已经离开了河口县委,升任为红七十三师政治部主任。她得悉主力红军要跳到外线去,而沈泽民却执意要随鄂豫皖省委继续留在苏区,便策马急驰,连忙从红七十三师驻地赶往黄柴畈,她想问问红四方面军的详细情况,又不想让沈泽民留下来,事情还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夫妻的再度分别。她很清楚,红军主力一走,沦入敌手的苏区将会陷入什么样的境况!鄂豫皖省委要担负什么样的责任?沈泽民作为省委书记,在这样的情形之下,他如何又能把握住鄂豫皖的前途和命运?何况他的身体又不行,在苏联落下的肺病,正严重地折磨着他。一路急驰,快马加鞭,张琴秋只想早点见到沈泽民,劝他也跟部队一起行动。放弃鄂豫皖,这并不是他个人的责任,何必要自己那么大包大揽,顶天立地?
来到黄柴畈,张琴秋把战马拴在一棵大树上。此时,沈泽民正在自己的屋里埋头伏案,写着什么。沈泽民的情绪仍然处在激愤之中,他对张国焘的决策痛心疾首,一阵燥热涌上心头,写着写着就忍不住咳嗽起来,张琴秋不由一阵心疼,悄然上前,轻轻捶着他的背。
沈泽民不知道张琴秋已经站在身后,猛一回头,随即抓住她的手。正想说话,又是一阵紧似一阵的咳嗽,把一张脸憋得青紫,半天才咳出一口带血丝的痰来。张琴秋一惊,沈泽民却对她摆了摆手,好容易缓过一口气,才说,老毛病了,你又不是不知道。
张琴秋仔细打量着沈泽民,见他近些日子又黑又瘦,如果红军主力再一撤,他的境况肯定比现在还不如。于是,她慎重地对他说,你也随主力红军一起走吧,留下来的艰难可想而知,也难以设想,这局面不是你个人能挽救得了的。
不,我不走!什么暂时跳到外线去,那就是临阵脱逃,我就是为鄂豫皖死了,也死得其所,绝没有半点动摇。可你这身体……我真的放心不下呀!泽民,你也别太执拗,听我一句话吧,茅哥(即茅盾)不是叫你去上海治病么?我看,也未尝不可,要不,你现在就……不,谁也不能在这时候让我离开鄂豫皖,我对这里是有责任的!沈泽民气恼地打断了张琴秋的话。可是,泽民……
没等张琴秋再说出话来,沈泽民又进一步说道,我的岗位就在苏区,我的责任就是要和苏区的广大军民一起,坚持不懈地进行武装斗争,把敌人赶出去,保卫我们好不容易取得的革命果实!
事情原本是这样的,四方面军在被动之中只有再次向金家寨转移,而金家寨也难以成为久留之地了。蒋介石见这一次的围剿大见成效,悬出了重赏,对陈继承、张钫、卫立煌所部称,谁先攻下金家寨,就以谁的名义重新命名金家寨。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何况,经过连日作战,苏区已显出疲萎之势,于是陈继承、张钫、卫立煌所部开始进攻,在他们眼里,金家寨就是一块香饽饽,谁都想抢上去先咬上第一口。
张国焘灰白着脸,在屋里踱来踱去。思来想去,他感到硬扛是不行了,几经斟酌,不得已,再一次做出了撤离金家寨的决定。金家寨很快落入敌手,这回是卫立煌抢在了陈继承、张钫之先,向蒋介石报了捷。蒋介石大喜,在夫人宋美龄的陪同下,亲临金家寨,去为卫立煌庆功。
卫立煌受宠若惊。蒋介石大笔一挥,把包括六安、霍山,河南的固始、商城在内的部分地区一并划出,以金家寨为中心,成立了“立煌”县。按照蒋介石的指示,“赤县房屋一律烧毁,赤区男丁一律枪决”,沦陷的苏区立时遭到一片血洗,乡亲们趁夜深人静,扶老携幼,逃往深山老林。
以沈泽民为首的鄂豫皖省委痛心疾首,对红军相继放弃七里坪、新集、金家寨等苏区重地感到极度失望。沈泽民和张国焘之间的矛盾也由此而来,并渐渐发展得愈来愈不可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