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中高考名师团》将于本周日举办2场公益讲座(“高考志愿填报”、“高考倒计46天全家应对策略”),帮助考生把握高考前的最后时机,对考生及家长在这段时间的学习、生活等做出关键性指导,帮助大家做好这两件大事。欢迎高三学生及家长拨打本报教育热线(52921833、52920718)预约“免费”领票,座位有限,索票从速。
要务一
全家总动员才能共战高考
12年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高考凝聚了考生多年来的勤奋学习,更饱含了家长们的殷切希望。如今的高考不仅是学生的个人之事,更是一个家庭乃至家族的大事。
考生得“高考焦虑症”
作为考生如果你有以下现象,可能你已经得了“高考焦虑症”。比如看着高考倒计时牌上每天变动的数字,焦虑、紧张的心理日益加重,复习时间不够用、很多卷子来不及做、题目永远做不完、做题时粗心大意老是改不掉,晚上怎么也睡不着,千头万绪不知道从哪里抓起......
专家友情提醒与忠告
需要提醒考生的是,万万不要自乱阵脚,有的考生规定自己每天必须完成几套模拟题,几乎天天都是凌晨入睡,第二天上课又没精神,做题效果也不好,这样只会将自己陷入困境,导致恶性循环。在考前最后的冲刺时刻,与具备丰富经验的专家面对面,聆听专家的意见和建议,采取有效的学习策略,生活上促进身心健康,是非常有必要和有用处的。
家长患“综合焦虑症”
对家长来说,子女的高考同样是他们生活中的头等大事。高考前夕,有些家长紧张担心、无所适从的状况更甚于考生。不少家长出于“为了孩子好”的目的,不是每天对孩子千叮万嘱,时刻把“考试”、“前途”挂在嘴边,就是盲目地为孩子营养进补或是刻意地在家里营造“迎考环境”,甚至为了给孩子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把家里的电话线都拔了……
专家友情提醒与忠告
其实,家长的言行对考生心理、复习效果的影响非常大。以上类似的做法只会加大考生的心理压力,对考生的身心健康、复习迎考都非常不利。所以,为了孩子的高考顺利,家长首先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和做法,尤其是和孩子的沟通、互动,做好孩子考前作息、饮食的“后勤工作”,传递给考生正能量。
高考倒计46天
全家应对策略公益讲座
■ 主讲老师:《新民晚报中高考名师团》首席教育顾问
■ 讲座时间:4月21日(本周日,下午)
■ 讲座主题(参考):
*考生该采取何种有效的学习策略
*考生和家长的“几要”、“几不要”
*家长如何与考生有效沟通的五大要诀
*合理制定考前复习计划及分配“考试预案”
*专家支招,做好考前心理、营养、作息等平衡
要务二
填好志愿和考好试一样重要
对于正处在拼搏冲刺时期的考生,另一大要务就是高考志愿的填报。高考的成功,不但需要优异的科目成绩,还需要高考志愿的“巧妙”填报。这关系到考生能否进入理想的高校与专业,对今后职业发展也很有关系。为此,新民晚报中高考办公室将特邀从事高考志愿填报30年的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原副院长(常年分管“高招”)为考生和家长指明高考志愿填报中的要点。
要点1:了解政策
包括2013年高校招生政策和志愿填报政策、高校招录工作的原则和方法、平行志愿的设置和投档原则、专业录取时的“志愿优先”、“分数优先”、“专业级差分”、本科平行志愿和高职(专科)平行志愿的填报区别等。
要点2:兼顾冲保
对自身学业水平要正确客观地定位,填报平行志愿时一定要注意志愿的合理排序,掌握填报技巧,阶梯式“稳”目标志愿、“冲”争取志愿、“守”求次志愿、“保”保底志愿。
要点3:误区规避
对于历年志愿填报中的常见误区,如“择校”与“择专业”孰轻孰重、视“择校”为“择业”、将平行志愿等同于保险志愿等。讲座中,主讲老师会将这些常见误区及后果一一列出,这些都是考生和家长们要极力规避的。
要点4:案例剖析
在讲座上,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原副院长(常年分管“高招”)将根据不同高考“自估分”、上海主要高校近三年的投档分给出志愿填报意见(分文理),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和效用,对于正处于志愿填报迷茫中的考生和家长可谓是拨云见日、心中明朗。
可以说,在高考过程中,志愿填报的意义不亚于学科考试。为了不与理想学校和专业失之交臂,为降低今后出现入错行遗憾的可能,考生和家长对志愿填报千万不可轻视和疏忽,不如抓住机会与专家面对面。
高考志愿填报公益讲座
■ 主讲老师: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原副院长
■ 讲座时间:4月21日(本周日,上午)
■ 讲座主题(参考):
*2013年高考平行志愿最新政策及动向
*如何双保险,既“冲”好学校又能保底
*如何给自己准确定位,选好高校
*我国现有普通高校的主要办学类型以及设置的主要专业大类
* 择校(专业)建议
新民晚报中高考办公室 陈大力
小贴士>>>
●领票地址:静安区威海路755号文汇新民联合报业大厦42楼
●预约电话:52920718、52921833
●请先来电预约登记后,须凭“学籍卡”领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