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副市长的辩解,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但问题是,蒋副市长可能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她在说这一番话的时候,她的身份并不是一位母亲,而是一位手握行政权、代表人民、代表政府行使公权力的副市长。公权力是为维护和增进公益而设的权力,它面对的是社会公众、是由人民所赋予、并且为人民、为社会公众所服务的。作为代表人民行使公权力的官员,思考问题也好,履行职责也好,发表言论也好,首先必须是站在社会公众的立场,面对社会公众,回应社会公众所关心的问题。蒋副市长作为分管教育的行政长官,在她治下的学校发生了这样的案件,首先就负有不可推卸的管理上的责任。她所应当做的,是从政府管理上寻找原因,亡羊补牢,杜绝类似情形的再度发生,并且承担作为一个行使公权力的副市长所应当承担的责任;而不是以一个母亲的身份,去推卸责任。正如最初报道此番言论的媒体人王若翰所说:“如果蒋贤智不是副市长身份,这些言论是你的个人选择,我最多认为你比较懦弱;但是作为副市长和当地教育工作的主管者,作出这样的判断肯定欠妥。”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一些有较大影响的公共事件发生后,个别官员的“雷人雷语”往往会引来各方面的批评,甚至于激化矛盾。从表面上看,是这些官员的表达、修养欠佳,对法规、常识掌握不当;但实际上,反应出来的是这些官员的一种“角色错位”,他们忘记了自己的身份与责任,忽视了公权力的“公共”属性。这也给我们的一些官员提了一个醒:当你们在就某些公共问题发表言论、表达观点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了自己是身处公共场合、行使着公共权力,面对的是社会公众。殷啸虎(作者为上海市政协常委、上海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