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前,一群年轻的姑娘驾驶着登陆艇,驰骋烟波,往来江上,在当时的高桥油库无疑是一道风景。黄浦江潮起潮落,波澜依旧,泛起人们对当年弄潮女的记忆……
1977年3月,上海石油高桥油库运输大队迎来了10位年轻的姑娘,她们是新来报到的技校船员班毕业生,工作岗位是油库的9#、10#登陆艇。当时,跑船这一职业几乎看不到女性的身影,她们上船也就成了一件新鲜事,引起众人的关注。姑娘们则表现出异常的兴奋,她们凑在一起时就叽叽喳喳谈个不停,表示要努力工作,干出点成绩,告诉大家“我们能顶起半边天”。随后,她们把行李也搬到登陆艇上,以船为家,开始了新生活。
10位姑娘五人一组,驾船作业,主要任务是在黄浦江两岸往返,输送上海炼油厂和高桥油库的车辆过江,还要接送上下班的员工,此外,还要执行其他的航运任务。尽管黄浦江水波不兴,不似大海骇浪汹涌,但毕竟还是在水上,船体晃动让她们感到不适,特别是每每横穿主航道时,来往穿梭江上的船只鸣笛而过,多少也会带来些许紧张……她们并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倒,而是迎难而上。白天,在江上驰骋苦练,夜晚,枕着波涛入梦。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一年,她们就练就了过人的本领,已能娴熟驾驶。由于出色的表现,她们被称为“铁姑娘”,多次受到表彰。
在处置突发事件中,她们奋勇当先。有一次半夜,她们被一阵急促的呼叫声吵醒,系统外的杨树浦码头有一船舶着火,要求铁姑娘开着登陆艇载着油库的消防车前去增援。她们当即发动、解缆,在码头上接上消防车,逆流而上,赶到出事地点,让消防车从江面上对失火船舶用出水枪施救,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而提起“4·28”抢险,了解情况的老职工无不对铁姑娘竖起大拇指。1978年4月28日凌晨,在高桥油库3#码头卸0#柴油的油轮发生跑油,大量柴油散落江面,听到呼救,睡在船上的9位铁姑娘一跃而起,拿着脸盆、水桶等奔到出事码头,跃入水中,与男员工一起抢捞油料。时值晚春,又是凌晨,江水冰凉,她们已全然不顾,有的甚至在齐腰的江水中用饭盒把油料一一舀起,回收到油桶中……
时光流逝,数年后姑娘们面临着谈婚论嫁,先后调离,踏上新的岗位,但她们那段经历,却是挥之不去的永恒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