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钊的《育婴记》,记录的不过是作者的儿子出生后一年多的时间里,祖孙三代共处的一些生活琐事,其间没有任何曲折不平凡的经历,跟千家万户普通人所面对的是一样平淡无奇的“日子”,甚至连让人鼻酸欲泪的地方也没有。但是,我读完后,却像在夏日里走到郊外遇见了草地绿荫。
因为是双职工,为了不影响工作又不影响宝宝的健康快乐成长,不得已而将年逾七旬的老母亲从东海老家接到京城,“披挂上阵”,成了临老出征“育婴”场的“佘老太君”,祖孙相差七十年,孩子对祖母甚至有了很深的依赖感,一个细节很能说明,就是孩子非祖母喂奶则不喝。《满天都是小星星》一节是尤为动人的一篇文字,因为祖母所穿毛线衫的领子上缀满了闪亮的小星星,孙子习惯了早晚喝奶时要腾出一只小手反复地摸索抚触那些小星星,以致当他的爸爸妈妈喂奶时,也总是习惯性地把小手往上摸,寻找衣领上的小星星。
这本书并不是局限于描写祖母育婴、祖孙相依,作者更多写的是母亲来北京生活后对母亲及母爱的重新发现。妈妈对物力的珍惜,妈妈解决生活中小问题的智慧,妈妈对在家务劳动尤其是在带孩子方面的细心与坚忍,以及妈妈对各方面亲情的牵挂,从而将一个极具爱心而又明礼明义的老母亲的形象永远留在文字之间,也留在读者心间。我们民族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这样勇于奉献和自我牺牲的母亲才有了一个个和谐、温馨的家庭。作者对母亲的付出点点滴滴都看在眼里,既感恩又愧疚,甚至有这样的感慨:“我想到了‘家庭主妇’的内涵。一般情况下,人们认为‘家庭主妇’是不工作、专门照顾家庭和孩子的女主人。但实际上,家务事也是工作,虽然鸡毛蒜皮,但极其重要。现在保姆的工资都已经很高了,甚至超过了初出茅庐的大学生的平均工资。另外,还有老人为子女带孩子要收取费用的新闻……我要为妈妈支付工资吗?我该支付多少才够?除了单纯的劳动投入,亲情的投入能否换算成金钱?这是一笔算不清的账。”
亲情是美丽的,而能够体会到亲情之美同样是一件美丽的事。书中不时就可以看到作者对母亲的关心与问候,记载了母、子、孙三代之间情感的交流与互动,这些都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