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8: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10月0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跳出鱼缸的鱼
袁文逸
  袁文逸

  两个星期前,我跟着一个叙利亚线人费尽周折在叙利亚黎巴嫩边境找到了一家秘密军事医院,那里收治了大量叙利亚反对派的伤员。极尽所能人家也没让进去,倒是有几个叙利亚反对派的士兵跑到院子里来跟我聊天。一个叫哈立德的22岁小伙总是显摆他腿上打的巨大钢钉,那钢钉在中东的大太阳地下反射着丝丝寒光。哈立德很自豪,他曾是叙利亚政府军主力部队155旅的一员,后来倒戈跟了自由军。他跟我聊他的战斗经历,又时不时修正着一些讲述的细节。他不光接受采访,还会问我很多问题。比如“你觉得我们这场战争什么时候会结束?”然后不等我说话,他又自言自语解答起来。他迫不及待地想证明他和他的伙伴。我绝对没有否定哈立德的意思,但是这个时候,我还是想到了一个美国未来学家的比喻——鱼缸里的金鱼。“生活在鱼缸里的鱼可能并不知道鱼缸的样子,也不知道水是什么”。

  让我再说回这两年里的我。2011年7月,当我第一次进行战地报道,一头冲进激战正酣的利比亚,我对席卷北非中东的这场动荡开始了感性的认识。将近3个月,我跟随着当时的利比亚战局一路从班加西到了的黎波里,数度和子弹擦身而过、多少采访对象永远定格成画面里的样子,那些年轻人的渴望渴求和我的新闻梦想一起迸发着能量。现在回过头来看,用“血色浪漫”四个字概括那些日子最恰当不过。

  两年前,从利比亚回来的时候,我写了一篇文章叫《战火里的岁月静好》。两年里,我也一直在硝烟里感受到一份我喜欢的纯粹和沉静。当一切都可能在明天结束时,你一定做着你觉得有意义的事情。

  很多人喜欢问我有关报道里那些刺激的瞬间,比如炸弹在近处爆炸、比如血肉横飞、比如被催泪瓦斯熏得涕泪横流。但是我更喜欢把那一场场战争真实全面地呈现出来。我告诉大家有很多叙利亚人是用铲子铲墙上糊着的尸块的方式来寻找亲人的,我告诉大家利比亚战后地方武装割据秩序混乱,我也告诉大家埃及有个清洁工的12岁儿子敢于拥有“总统梦”。历史应当记录,新闻值得借鉴。

  有人说,当下有些人把获利看作判断一件事是否合理甚至合法,一个人成功或者失败的最重要标准。很多原本那么有内涵和意义的词语被标签化了。当别人狐疑地看着你,无端地猜测你,你没有办法去拉着他们去解释,甚至你都会羞于启齿。这些不实惠的概念就好像是内衣,你不能去跟人家说你穿了,但你心里知道,穿了至少比没穿好。

  我承认,我也是一条鱼缸里的鱼,但时不时想要跳出鱼缸去看一看,去看一看事件的本相,看一看什么是自己的内心,思索一下人本身的价值。

  十日谈

  新闻的力量

  明起刊登一组《萍踪杂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特别报道
   第A05版:特别报道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法治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留学招生/人才专版
   第A25版:长三角
   第A26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27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六一健康·专版
   第A31版:连载
   第A32版:阅读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大学生活/教育周刊
   第B03版:教育周刊/专版
   第B04版:专版/教育周刊
   第B05版:汽车周刊
   第B06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7版:汽车周刊/汽车资讯
   第B08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石疗
《译林》的“国际范”
玩时间
藏獒(中国画)
关于治骨刺验方的回音
名优
仙女座星系
跳出鱼缸的鱼
新民晚报夜光杯A28跳出鱼缸的鱼 2013-10-09 2 2013年10月0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