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母婴康复机构,主要是指月子会所、月子医院、产后母婴护理中心等近年遍地开花的专业母婴护理机构。据悉,目前国内月子会所市场份额超过30亿元,规模还在不断扩张,各家机构的运营管理质量良莠不齐。今年年初,静安区的一家月子会所就有多名婴儿被检出轮状病毒阳性。
据悉,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院长徐丛剑教授将出任管理委员会理事长、专家委员会主任,会上发布了由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牵头、国内16名专家制定的首部《指南》,指南从床位设置、到母婴护理都给出了详尽标准,或将依此对行业机构评分,授予相应的星级评定,产妇可以根据星级选择月子会所。
《指南》定出具体规定:
■ 月子会所距离最近的综合性医院或妇幼保健专科医院不超过15分钟车程;
■ 硬件配备应当齐全,床位设置在12张以上;
■ 从业人员必须是持证的育婴师、家政服务师,同时应配备持证的康复师、营养师、厨师。
《指南》参照了医疗机构的消毒规范和标准,对室内空气定期开窗通风有明确要求,并建议在月子会所设立医务人员常驻的“医务室”,一旦需要时可确保及时处理;《指南》引入“24小时母婴同室”的概念,每日对婴儿的生理状态测量、评估。
业内专家表示,产后母婴护理康复行业除了制定《指南》等行业准入标准外,还需明确具体监管部门来确保落实到位,真正满足母婴健康护理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