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推进数字化学习进程,上南中学在2006年建立了网络系统——“魔灯”,具有理念先进、在线、开源、共建共享、模块化实现多种强大功能等一系列优势,是目前国际上较为流行的课程管理系统。几年的实践,正是“魔灯”的应用,让上南中学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探索上开辟了有效的途径。
据了解,由于教师的教案、课件都在“魔灯”上显示,这对教师的教案、课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校长张海表示,教学质量监控,其目的就是希望教师在备课、上课、作业、测试、辅导等教学过程中保持高质量、高效率。过去,由于客观原因,学校难以实现有效监控,特别是不容易激发来自教师自觉的质量意识。自“魔灯”平台建立后,由单纯的学校有关部门监控,变成了来自领导、教师、学生及家长的全方位监控。
教科室主任孙晓青老师告知记者,就目前班级授课体制而言,班级人数一般都在四十人以上,老师们通常都是按班级的平均水平去授课,教师要想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实在是难以如愿。有的学生上课没听懂,日积月累,就逐渐变成这门学科的困难生。但“魔灯”的出现,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现象。“魔灯”的预习跟踪、适时显示及统计功能可以帮助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魔灯”上能清晰地显示课堂内容的预习情况,使教师在课前对学生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课堂上教师就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检查和提问,同时,学生在课堂上没理解的内容,可以通过浏览课件和教案内容复习,并通过平台和老师进行交流。
“实践中我们发现,利用‘魔灯’平台可以使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学突破时空限制,把课堂教学从课堂40分钟延伸到课前和课后,使教学不再局限在校内,学习也变得更加主动而富有内涵。”张海校长说。 本报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