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生命比作一棵大树,那么血管就是底下连绵的树根。由丰富血管组织构成的循环系统是人体内最大的器官之一,不论是营养物质的运输,还是代谢废物的排出,都由人体的血液循环来完成。同时,人体的大脑能够对接收到的各种生理反馈信号进行动态处理,并通过自有的生理运行程序,指挥身体各个器官进行精确运作。当大脑接收到器官受损信号后,大脑将会启动体内自身的再生程序,对受损器官进行再生修复。
正常人的血管就像一台超级复杂的生物智能电脑,不分昼夜、不间断地运行。很多人认为,只有到老了的时候,身体机能才逐渐下降,才需要为我们的血管操心。殊不知,人的衰老从血管开始。而30岁以后,血管就悄悄开始老化,再加上现代人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吃得越来越不健康、运动得越来越少,不知不觉中加速了血管硬化、堵塞等症状,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也随之而来。
现代西医“诠释”古代中医
在中国,早在5000年前,祖先们就已发现砭石撞击穴位至受伤能医治病症。据了解,针灸是在砭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另外两种外治方法,故砭石还有“针灸之母”之称。由此可见,各种创伤疗法,如放血疗法,腐化疗法等均可从现代再生“创伤电流”理论中找到答案。
据介绍,经络系统是人体的外部信息传递系统,只有在外界的有效刺激下,如压力(按摩)、光(激光)、磁、温度(红外线)、针刺等,才能激活系统发挥信息的传递作用,从而完成“有效刺激—中央调控—系统纠错”的人体自我康复的治疗机制。而针灸是通过有规律地选择相应的治疗点(穴位)进行有效刺激(针法)而产生治疗作用的治疗方法。针灸所产生的酸、麻、胀、痛的感觉,实际上是针刺造成的一种组织损伤所致,在治疗中它扮演了“模拟损伤”的角色。正是通过这一小的“损伤”事故信息,预警了中央控制系统,使中枢对此信息做出了相应的整合处理,并发出指令,致使人的免疫系统和生理平衡系统做出相应的反应,最终达到体内疾病自然修复的目的。
1961年,Robert Becker在全世界最著名的外科杂志“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上发表了他的发现:动物和人类创伤后再生的启动引擎是来自沿着神经流动的创伤直流电再生信号。这一理论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认同。Dr.Becker证实了在动物和人体受伤后,受伤处的神经会产生瞬间电流再生信号,当大脑接收到这一电流信号后,会迅速激励多种原胚细胞对创伤处的神经、血管、肌肉、骨骼进行修复再生。这一“创伤电流”理论的发现是现代西医对古代中医的另一种解释。
而针灸发展至今,针具种类也越加丰富,骨针、陶针、竹针、金属针、不锈钢针等等。针灸时所用的针具不同,其产生的模拟损伤信号也不同。据介绍,针具越大,对人体所产生的疼痛和损伤就会越大。有时为了达到治疗效果,可能需要比较强的模拟创伤信号,这时针灸的应用就会受到很大局限。此外,针刺的深浅无法精确地计算出来,其所产生的模拟创伤信号也只能是一种模糊的创伤信号,对疾病的治疗效果存在着较大的偶然性。
高血压,医生不会告诉你的那些事
高血压如今已经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头号杀手。据统计,我国高血压患者比例高达20%。你可能会认为,面对如此多的高血压患者,医生一定有许多妙招。然而,事实恰恰相反,一些经验丰富的高血压主治医生都知道,高血压常常被误诊或处理不当。究其原因,通常是因为一些常见情况得不到患者的重视。以下这三类情况导致近半数的高血压患者得不到正确的治疗。
测量方法不正确。一次单独的高血压测量值并不能充分反应一个人的真实血压状况,确定高血压最好的办法是每天早晨、晚上和另外一个确定的时间点测量并记录两周的血压值,根据这两周的数值确定患者是否患有高血压。错误的血压读数可能导致误诊:从而使一些原本治疗的高血压患者接受不必要的药物治疗。
而这些错误读数发生的原因往往有:
过快地进行测量。在医生办公室或家中进行血压测量前,患者应当先静坐5分钟,以使血压趋于正常,不然血压值会高出10-20mmHg。
在测量时不停地交谈。测量时应该保持安静。如果边测量边与医生或一旁的家人闲聊,那你的血压值也会高出20mmHg左右。
新药并不一定效果更好。由于许多安全有效的老药都存在专利过期的问题,因此药厂更乐意生产利润丰厚的新药。但这些新药往往都伴有副作用:如使用不当,有可能导致多种不良反应:如疲劳和认知损伤等。
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目的性不明确。如果一种高血压药物的疗效不显著,医生往往会增加药物的种类而不是尝试其他新的药物。其实,这样也更容易引起药物副作用的加大。
同时,大约两成的高血压患者都有过“白衣综合症”的经历,即一见到穿白大褂的医生就紧张的状况。医生应当鼓励患者在家自行监测自己的血压。国外不少高血压患者都是通过自测发现自身的血压偏高,然而在中国,在家自测血压者仍占少数。对付高血压,最好的方法就是尽早预防。
此外,不同的高血压患者需要不同的药物治疗。有些轻度患者没有必要坚持服用某种无疗效的药物,而别的患者则需要在坚持服用某种效果适中的药物同时,辅以另一种药物进行治疗。
高血压的诊断绝非只是量量血压这样简单了事,而是一个系统的诊断过程。对任何一个高血压患者来说:都应当坚持正确的血压测量方法,因为这样才能决定你是否需要治疗,以及如何达到最佳的预防和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