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9:新民健康/前沿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4月2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诺贝尔医学奖奖章落户百慕迪再生医学中心
  50年前,弗朗西斯·哈里·康普顿·克里克和詹姆斯·杜威·沃森共同发现了人类DNA分子双螺旋结构。这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之一,也使得两人共同获得了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奖章。

  50年后,这块奖章在纽约由百慕迪以227万美元的高价拍得,这也是历史上首次公开拍卖诺贝尔奖章。

  拍卖会后,克里克的孙女金德拉·克里克对百慕迪表示了感谢,并说道:“今年是DNA双螺旋结构这一历史发现的60周年纪念,克里克被授予诺贝尔奖也已过去50多年。此次拍卖的成功更多的是科学的胜利,我们希望这枚奖章能够激励下一代科学家,爷爷如果在世,相信他也会同意这么做。”  

  连同这枚分量十足的诺贝尔奖章在内,克里克的11件拍卖品参加了这次拍卖。其他拍卖品包括和奖章一起颁发的诺贝尔奖证书、克里克亲自签名的诺贝尔奖金支票以及航海日志、书籍等私人物品。也是在这次拍卖中,克里克早年的一封手写信更是以600万美元的高价拍卖给了一位匿名人士。“我想我们发现了生命得以代代传承的秘密。”克里克在信中这样说。

  克里克发现了“生命传承的秘密”,而百慕迪正是站在这位巨人的肩膀上发现了“生命核”这项全新的科学成果。后者相信,再生医学的研究需要世界各地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为了再生医学领域的更大发展,百慕迪还将设立诺贝尔医学奖章基金,以支持全世界的科研团队通力协作,为再生医学续写辉煌。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财经新闻
   第A22版:上海新城区
   第A23版:广告
   第A24版:夜光杯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阅读/连载
   第A27版:新民健康
   第A28版:热点/新民健康
   第A29版:新民健康/前沿
   第A30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31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32版:生态上海·春之声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教育万象/新民教育
   第B03版:教育万象/新民教育
   第B04版:教育万象/新民教育
   第B05版:育教民新/校园通讯
   第B06版:专版/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专版
   第B08版:专版/新民教育
   第B09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B10版:家长会/新民教育
   第B11版:新民教育/招生移民
   第B12版:招生留学/新民教育
   第B13版:新民教育/移民热点
   第B14版:招生移民/新民教育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幸福之门/专版
你的血管几岁了?
诺贝尔医学奖奖章落户百慕迪再生医学中心
你失眠了吗?赶快参加“生命之旅”科普一下
百慕迪再生医学中心简介
新民健康二维码
新民晚报新民健康/前沿A29诺贝尔医学奖奖章落户百慕迪再生医学中心 2014-04-23 2 2014年04月2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