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高考志愿填报专家熊丙奇教授表示:历年有很多因志愿填报失误而导致错失理想院校和专业的例子,根本原因都在于准备时间太过仓促。因此,熊教授提醒高二的学生和家长,提前关注志愿填报有2大益处:
1.有充裕的时间收集大学和专业信息,对比筛选,找到孩子真正喜欢和适合的专业;
2.帮助孩子尽早确定目标大学和专业,明确备考方向,促进学习动力。
专业填报早规划
规避3大误区
选择一个适合孩子的大学和专业,将直接影响孩子今后4-10年的人生规划和发展。但很多考生家庭在面对专业选择时,容易陷入以下误区。
误区1:一味迷信“名校”,不问专业
有不少家长和学生在志愿填报前,就达成共识“非××校不去”,对学校的专业不加以分析,不顾一切地选择“服从专业调剂”。结果,孩子高分考入一个不适合自己的专业,甚至竞争力较弱的专业,这对孩子4年以后的就业和升学都形成了较大的阻碍。那么,如何在“好学校”与“好专业”之间做好选择?
误区2:追捧所谓“热门专业”,不问就业
很多家长在填报志愿时,咨询最多的就是“热门专业”,认为所谓“热门专业”一定是好专业,今后一定能找到好工作。但据有关数据显示,历年所谓的“热门专业”,如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生物工程等,近年都纷纷上榜成为了最难就业的专业。那么,如何对所谓的“热门”或“冷门”专业做好判断?
误区3:家长一手包办,不问孩子兴趣
根据有关调查,60%的大学生不喜欢自己所读的专业,提不起学习兴趣,有的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其中不少学生表示,自己的专业是由父母包办的,进入大学以后,才发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自己的兴趣差距太大,根本学不进去。最后导致大学4年碌碌无为,专业成绩惨淡,毕业后无法适应就业与升学的专业需求。那么,如何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呢?
熊教授提示:高考成功是孩子的新起点,大学学校和专业的选择决定了孩子未来的人生。一旦走错,不仅枉费高中三年的辛勤和汗水,更会对孩子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正确了解高考形势,找准自身的专业选择,提前规划志愿填报,规避以上专业误区应该成为众多高二家庭的必修课。
熊丙奇专场讲座
2015高考形势与热门专业填报分析
● 2015年高考竞争形势如何?怎样取舍“好学校”与“好专业”?
● 如何正确认识“冷热门”专业?近年最热门的专业是哪些?
● 如何分析和选择适合孩子的专业?高二应提前关注哪些填报志愿信息?
5月1日(周四)上午9:30,高考志愿填报专家、知名教育学者熊丙奇教授将在《高考形势与热门专业填报分析》免费讲座现场,为到场家长和同学解答以上问题,帮助高二家庭提前进入做好相关准备,做好人生重大选择。
现场专业倾向测评
对应专业及院校推荐
本次讲座现场还将特别提供《职业(专业)倾向测评》(仅对学生开放),为学生量身推荐:
● 适合的职业方向
● 推荐的专业大类
● 相关专业较为优质的大学院校
该测评以全球权威职业测评体系为基础,结合中国就业形势和专业设置进行优化,是帮助学生快速定位专业倾向的实用工具。
为保证测试报告的准确性,报告将于当天下午统一发放,学生可凭测试报告,现场咨询目标院校和专业的录取分数及招生情况,对正确衡量目标与实力极具参考价值,建议合理规划时间,积极参与。
注:本测试仅对到场学生开放,每名学生限测一份,家长不得代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