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米粉,或炒,或烫,最好是细长条的,柔韧绵滑,口感不会粗粗的、粉粉的、太易断的。家里常备米粉,用餐时间突然有客来访,只要有一盘炒得鼎气十足的米粉上桌,也不算太失礼,不必重淘米下锅。
去河源等出产米粉的地方,如果有车,必捎些农家米粉回家。同伴笑话,到处都有的米粉,何必千里迢迢?其实,好米粉不易得,特别是新鲜的农家米粉。本来也是农妇打算自家吃的,制作用的米就新鲜,磨完拉线晾竿讲究时机、步骤,如此米粉,入口细滑,满口米香,叫人心情一悦。不少所谓名牌米粉,或米粉汤店用的米粉,制作粗糙,即使店家在汤锅里加一勺勺油努力使口感变滑,也难掩米粉本身之粗劣,未咬先断,更难提有柔纤绵润之妙。
因心存疑虑,一开始对新竹米粉也抱试试的态度,知是台湾新竹的知名食材,真的好吗?后来,游走中吃过一次“旗鱼新竹米粉”,台湾人开的米粉店,汤底极清,只有旗鱼加米粉的缘故,米粉天然口感已是软润,旗鱼丁新鲜细嫩,虽也有贡丸米粉汤,但我非常满足于这碗清润鲜美的旗鱼米粉,撒的一小把蒜苗,味道上也是绝配。一碗不够,旁座居然又添一碗,佐以炸旗鱼排、炸蚝(他们叫炸蚵仔),我夹一两筷,炸得甚好吃,确是佐米粉汤之佳物。料理台上尚有炸红糟肉、炸豆腐、炸虾仁等炸物,一碟碟,神采诱人,丝毫没有配角的自卑,按店家出手,想来口味也应不错。一碗米粉,一碟炸物,足见这家小店的精神。
以米作为原料的新竹米粉,原本由大陆传入台湾,新竹地区气候独特,在稻收季节过后的10月至12月间盛吹东北季风,降雨量少,适合晒米粉,这也是出产米粉品质最好的季节,米粉逐渐成为新竹地方特产。新竹米粉有“水粉”和“炊粉”,水粉粗短,炊粉纤细,先压制成细丝后以蒸笼蒸熟、风干。新竹米粉以大南势地区的最知名,此地水田密布,盛产稻米,成为产米粉重镇,大南势又称“米粉寮”。台湾最常见的食法,是将炊粉与肉、猪肝、贡丸等煮成米粉汤,或将米粉炒熟后浇淋酱油肉汁。
我虽偏好汤汤水水,但觉着新竹米粉更适合炒食,米粉只要搁开水里泡软,就可下鼎炒,配菜随意,肉丝、鲜鱿、香菇、胡萝卜、番茄、青菜,再匆忙没啥配菜,加鸡蛋、豆芽或葱花素炒,掩不住本真的米粉香,也好吃呀。能给来家探访的亲友急炒一盘香香的米粉,饭后心情好好地写一篇米粉的随笔,也是小女子我卑微的理想生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