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安静地讲述
《比橙色更浅》并没有直接切入主题,而是从一个越战老兵年轻时参军入伍的回忆开始。他带着浅浅的笑容说,自己所在的第2师第一团是整个越战中第一支与美国军队打仗的部队……通过他的讲述,我们知道了,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美国陷入越战的泥潭。为改变被动局面,美军切断了越军的供给,并设法清除视觉障碍,使越军完全暴露于美军的火力之下。美国用飞机向越南丛林中喷洒了7600万升落叶型除草剂,清除了遮天蔽日的树木。由于当时这种化学物质被装在桔黄色的桶里,所以后来被称为“橙剂”。
越战后,“橙剂后遗症”逐渐显现,由于血液中的“二恶英”含量远远高于常人,约四百万越战老兵的身体因此出现了各种病变。更为严重的是,毒素改变了他们的生育和遗传基因,致使他们的孩子至今仍遭受着无法治愈的疾病和畸形的折磨。
伤痕,无声地控诉
老兵们语气平和地讲述了他们的经历。有的人第一个儿子肋骨突出在外,勉强养活到4岁又患上了癌症,不幸离世,于是不敢再要孩子;有的人第一、第二个孩子因畸形早早夭折,第三个孩子也遭受腭裂的折磨,甚至没有鼻子;有的人虽说已三代同堂,但一推门,小房间里却躺着个90%残疾、完全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的女儿……更多孩子或缺胳膊少腿,或身体溃烂,或骨骼严重畸形,不少弱智儿童只能不断重复同一个动作……没有提问,没有对白,《比橙色更浅》只有一张又一张对生活没有渴盼的脸,老兵们没有控诉,镜头也没有去捕捉那些饱受折磨的孩子让人心疼的样子,但战争留给越南人民的伤痕,却以最直接的方式呈现了出来,刺痛人心。
《比橙色更浅》并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反思战争的纪录片,也没有过往反战题材纪录片惯用的数据和惨烈的画面,但平铺直叙的讲述,尤其是老兵们死寂的眼神,却让人仿佛看到了战争的惨烈。四十年过去,比之血肉模糊的战场,仍没有完全代谢出身体的“二恶英”更让人对战争的遗害有深刻的认识。一个老兵在片中讲:“如果年轻人听了我的故事,能够记住历史的教训,远离战争,那么这就是我人生做过的最正确的事情。”
孙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