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东在论坛上说:“全世界范围内文化的发展是交流造成的。说好听了叫做文化交流,你也可以理解成‘山寨’或‘致敬’。在文化领域内,‘山寨’不是个贬义词,而是个褒义词。应该鼓励‘致敬’、鼓励抄袭,但要抄袭得高级……不必过分苛责抄袭,抄袭是好事。更多的抄袭一定会让抄得好的人脱颖而出。”
马东的这番言论引起了同行的反驳。云南电视台常务副台长赵树清拍案而起,“我坚决反对抄袭、‘山寨’,‘山寨’这个词绝对不是褒义词,鼓励‘山寨’会误导我们的下一代。有些节目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但要学他们的创作方法,学其全球化、市场化、专业化的路径,在借鉴中提高我们自己。”他的即兴发言激起一片掌声。
《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儿》韩国版总制作人金荣希说:“做‘山寨’节目不可能对中国原创节目有帮助。”他建议,中国电视节目可以从韩国或欧美学习成功的模式,但最终还是要逐步走向原创。
美国Small World创始人蒂姆·克雷申蒂尖锐地指出:“‘山寨’是个不好的东西。说到致敬,有很多选秀节目都说是向其他节目致敬。我觉得大家不要去模仿美国做这样的节目,而要体现中国的价值观和文化。”
本报记者 俞亮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