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市场
顺应产业发展趋势,今年电视节、电影节两大市场正式合并,成为“国际影视市场”,为国内外展商搭建一个更大、更优质的平台。本届市场下设“电影交易市场”和“电影项目市场”,共收到来自24个国家、地区的253个项目申报,经筛选打分后,共有28个类型丰富的优秀项目入围:青年导演何康、宋方、胡崇曦等8个华语新锐导演的项目入围“青年电影计划”,徐皓峰、马来西亚陈翠梅等导演的20个中外项目入围“电影项目市场”。由导演何平、资深监制叶如芬和邝文伟组成的超强华语国际评委团,将在电影节期间评出“最具创意项目”。
据悉,“电影交易市场”展台已全部售罄。除了万达等传统电影公司将继续设展外,东方梦工厂也将带来144平方米的“驯龙高手”主题展台。作为迄今为止最大的中外合作文化交流投资项目之一,这也是东方梦工厂第一次在国际影视市场正式亮相。
关注“新”人
今年亚洲新人奖入围影片,汇聚了中国、日本、韩国、伊朗、印度等国的作品。中国动作喜剧片《禁止吸烟》以及《蓝色骨头》入围。此外,“亚洲新人奖”还将继续聚焦创作和生产力的结合,与“青年电影计划”、手机电影节一起,共同扶持和助推世界范围内未来将进入电影行业的年轻人的“孵化”。
在今年“青年电影计划”的入围作品中,导演何康与制片人麦欣恩合作的最新项目《再邂逅,蓝天与海沙》引人注目,这对组合曾获2013年香港亚洲电影投资会大奖,今年他们有了香港知名监制泰迪·罗宾(关维鹏)做后盾,志在必得;《平静》的导演宋方曾凭借长片处女作《记忆望着我》获第13届东京银座影展评委会特别奖,值得期待;新锐导演周燕带来了《爱要东流入海》,这个项目可称之为现代都市版本“红与黑”;导演蔡聪擅长讲述环环相扣的故事,这次由台湾电影教母焦雄屏监制的《七号恋人》,相信将有所斩获。
扶持“新”星
如果说“青年电影计划”倾向于对中国青年导演的孵化,那么“电影项目市场”的其余20个项目则更成熟、多元。凭借《一代宗师》获得香港金像奖最佳编剧的徐皓峰,此次带来了作品《师父》,该小说获得人民文学奖“最佳短篇小说金奖”,他打算将其改编成电影。除此之外,马来西亚独立导演陈翠梅、法国女导演Valerie Donzellil、华语制作人黄威也带来了自己的新项目。组委会将根据最高预约率,评出“最具市场投资潜力项目”,给予奖金鼓励。
共计12场的电影节论坛也将一如既往聚焦新人和青年创作者的生存环境。亚洲导演关锦鹏、岩井俊二、姜帝圭,携手金马奖最佳影片《爸妈不在家》导演陈哲艺、金像奖作品《狂舞派》幕后推手等将就亚洲电影新锐的“扶植系统”展开讨论。 本报记者 张艺 实习生 施佳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