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义演 秦怡连夜排新作
在山海关老龙头景区,矗立着“上海市各界赞助修复山海关长城纪念碑”,严顺开、俞振飞、秦怡、赵冷月、林升耀、范培良等170位捐款百元以上的个人,以及大中华橡胶厂、上海卷烟厂、上海长城电梯厂、曙光医院、爱建公司、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等50家捐款千元以上的企业镌名其上。
昨天下午,记者电话采访93岁的秦怡,她脱口而出:“‘爱我中华,修我长城’,30年前我为义演还专门创作节目呢。”当时,秦怡刚完成电影《雷雨》拍摄,临时接到演出任务,只有两三天时间准备。“手头没有现成节目,我赶忙找到作曲家陈钢,想把《雷雨》中鲁妈的独白,改编成配乐诗朗诵。陈钢熬了一个通宵创作新曲,第二天排练,第三天就登台了。”钢琴伴诵《鲁妈独白》后来成了秦怡的保留节目,在全国各地演了100多场,还到过澳大利亚。
电梯券 修我长城献份心
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一楼曾有两部1936年大新公司从美国“奥的斯”购买的自动扶梯,上世纪80年代末之前在全国商场独一无二,它们也为修长城出过力呢。曾任市百一店办公室主任的朱敏慎在《新中国第一店的故事》一书中记载了这段历史:
“‘文革’结束,自动扶梯也得到了解放。商店决定开放自动扶梯,为了不影响购物环境和商场安全,用凭券乘梯的方式来控制人数,特别是减少以乘自动扶梯为乐的因素,但收费绝不以盈利为目的。收来的钱怎么办呢?当时正有一个‘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活动在社会上开展,有人建议把收入的钱捐献给修建长城。商店领导觉得这个想法有新意,于是采纳了这个建议,发放自动扶梯乘用劵,每张一角钱。”据市百一店老同志回忆,至少有几万上海市民游客通过乘坐自动扶梯,献上了“修我长城”的爱心。
七个月 86万人捐70万元
“当年上海各界纷纷响应‘爱我中华,修我长城’号召。”上海市体育局副局长李伟听告诉记者。“短短7个月,我们就筹集到款项70万元。到底把钱用于哪段长城的修复却让我们想了好久。”作为活动组织者之一,当年的共青团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伟听提出,捐给秦皇岛修复老龙头长城,因为这里是万里长城的起点。那时大多数上海人工资只有几十元,为了修复长城,大家慷慨解囊。李伟听为凑满100元捐款,甚至还向人借了10元。
从1984年9月至1985年3月15日,上海捐款者86万余,总计捐款70万元。在山海关收到全国乃至世界的150万元捐款中,是最多的。
本报记者 王欣
相关链接
老龙头长城是明代蓟镇长城的东部起点,是万里长城唯一一段海中长城,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因其选址科学、建筑独特,被称为“人类建筑史上的千古奇观”。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和万里长城精华所在的山海关,由于长期自然侵蚀和战火摧残,境内长城损毁严重,老龙头更只剩下瓦砾残垣,几百年的海防要隘和军事要塞变成了一片废墟。
1984年,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习仲勋亲笔题词“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神州大地掀起了一个为保护长城、修复长城奉献爱心、捐助善款的热潮,中华儿女、海内外炎黄子孙及国际友人纷纷解囊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