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焦点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8月2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团队场地归属到底谁说了算?
袁玮
  公园改造格局变了,场地归属到底该由谁说了算?园方没权力决定,团队负责人也说了不算。公共场所没有私人属性和专属性,不存在所有权和使用权之说。那么,是遵循“先来后到”的“潜规则”,还是服从“占山为王”的江湖规矩?而作为管理方的公园或者上级部门能否在这个看似无解的方程式里有所作为呢?

  上海市社区发展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上海社科院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徐中振认为,首先,公园作为公共场所,改建过程中要考虑以后享用这些设施的群体的利益。在规划布局及功能配置等方面,有关部门应和居民或团队负责人事先沟通,建立公共参与机制。

  其次,由于不同游客利益诉求多元,如何协调矛盾,解决冲突,公园方面应建立一个平台,诸如协商委员会、理事会。现在管理主体是单一的,就是公园。可以探讨多元主体协同。协商委员会不仅在改造前可以听取多方意见,开园后还可以在日常管理方面发挥作用。公园场地的划分到底是由谁来作主?公园的团队都是熟人社群,在协商委员会这个平台上,大家相互博弈、妥协,这个过程中就会形成秩序和规则,它有利于实现多方需求。

  上海明庭律师事务所沈默主任律师认为,公园属于公共场所,任何人都有权利在这里自由地活动,这里的任何人是泛指的,任何一个自然人均享有这种权利;但这里的“自由”则是特指的,是有一个限度的。这个限度就是——当自己在使用公共场所的时候,不能影响或剥夺其他人正常使用这个公共场所的权利。

  公园“抢地盘”所引发的矛盾,从法律的层面分析,突显了在老年人权益保障和老年人生活方面的立法需求,也突显了目前成立老年人公益性社团组织的必要性和急迫性。一方面,政府应当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政府在分配社会资源时,更多地考虑老年人活动场地的建设,由政府财政依法调拨更多的资金用于建设老年人活动场所,从根本上解决“抢地盘”的矛盾;另一方面,制定法律、法规,将这些自发性的老年人活动团体纳入法治管理,这样既认可了这些团体的合法性,又对这些民间的自发团体予以适当的引导,促进这些团体有序地进行各种活动。          袁玮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艺评论
   第A16版:文娱新闻·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南京青奥会特别报道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生态上海·夏之舞
   第A25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26版: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28版:医界/新民健康
   第A29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30版:育儿/新民健康
   第A31版:财经新闻
   第A32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十佳班主任/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B04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5版:汽车周刊
   第B06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7版:汽车周刊/汽车资讯
   第B08版:我爱我车/汽车周刊
别让鲁迅公园变“鲁智深公园”
团队场地归属到底谁说了算?
他山之石
新民晚报焦点A04团队场地归属到底谁说了算? 2014-08-27 2 2014年08月2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