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公园经过半年左右的改造在去年10月重新开园,每天清晨都有大量市民进园健身。在全市老旧公园改造工程中,游客的需求矛盾屡见不鲜。为了将南辕北辙的市民意见落到实处,让改造获得最大认同,中山公园的改造从方案设计到完成,长宁区市容绿化部门始终与周边街道、居委会保持联系,征询意见,施工期间还专门公示了联系方式。每两周与居民、团队负责人开一次会,通报施工进展情况。不少市民多次相关部门沟通,正是这种边施工边沟通的工作方式,让改造工作能够灵活调整,不断完善规划方案。
改造完成后,协调团队负责人重新划分活动区域,并安排好时间表,错时活动。
浦东古钟园
古钟园内游客以附近社区老年人居多,逐渐形成了象棋、舞蹈、戏曲等13个兴趣团队。人气一旺,问题也接踵而至,团队之间为“抢地盘”时有纷争。浦东公园管理所尝试“公园、社区、志愿者”三位一体的公园管理新模式,利用社区力量加强团队管理,并成立了一支志愿者队伍,引导游客有序游园。
公园在组建志愿者队伍时,象棋室、扑克室、老年会所、戏曲爱好者等队伍也参加进来,并订立了活动规矩。渐渐地,古钟园成了老年人“文化养老”的舞台,团队间“抢地盘”纠纷杜绝了,游客自管自律取得良好效果。现在浦东新区的每座公园都相继组建了志愿者队伍,将部分职责交给志愿者,让游客参与自管自律。 袁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