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原料、配料等都被分门别类且标识得非常清楚,调料、粮油库的墙上贴有观察记录表,每隔两小时工作人员就要来记录现场的湿度和温度……记者昨天在位于嘉定的老盛昌“中央厨房”看到,由于加入许多现代化的餐点生产机器,汤包等传统早点都以机械化代替手工或半手工操作,产能比以前翻了好几倍。
据市商务委有关负责人现场介绍,上海2011年就被列为商务部“早餐示范工程”试点城市,早餐工程连续几年都被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以上述4家早餐加工配送中心(“中央厨房”)为主的沪市早餐工程项目,2014年共实现销售6.81亿元(同比上升25%),建设连锁门店217家(其中新开店占32.71%)。比如:老盛昌通过资产运作购置旧厂房,新建6060平方米“中央厨房”统一采购、统一加工、统一配送,现有早餐工程网点数75家(其中2014年新开20家),年营收3亿元,增幅达20%;席永记“中央厨房”改建后,所需员工总人数减少30%;乔家栅在联华、吉买盛开设专柜,更把传统早餐延伸进快客便利店;小杨生煎与大众点评网签协议后,又和美团、百度糯米谈合作,实现查询、订餐、支付、送货等全链条服务。
集约式共建“中央厨房”,让沪市早餐市场布局更合理、配送更快捷、品种更丰富、价格更亲民、食品更安全。数据显示:在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沪市餐饮业在高端餐饮调整结构、转型发展的大形势下仍营收837.2亿元,同比增长5.7%,其中大众化餐饮保持两位数增长功不可没。具体来看,本市早餐工程20家参建企业在2014全年共实现销售43.58亿元,同比上升16.6%。据悉,2015年早餐工程继续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沪市还将新增4家早餐加工配送中心,“中央厨房”向社会网点的配送能力将进一步提高,届时市民可体验到的早餐工程门店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