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坐落于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上海新竹园中学,以“少作业、活课堂、多活动”的新时代海派教学风格,傲然位列浦东优秀民办初中前三。
少作业 快乐学
作业是课堂的延续,能有效巩固学生的知识。然而长期以来,过量的作业却演变为学业负担,成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障碍。上海新竹园中学勇于打破“作业魔咒”,提出“作业少”目标,重拳出击作业管理,让学生有选择地做作业,通过提高作业布置的有效性,使学习事半功倍。学校不订课外教辅,尝试校本练习;教师用文印券布置,保证教师精选作业;因材施教设置“免作业券”、“无作业日”;网络平台晒作业、每日“大自习”的“入静”、“入定”、“入神”式修炼,使学生成绩在“作业少”的情况下依然出色。
活课堂 自主学
课堂是学生成长最重要的场所,上海新竹园中学提出“课堂活”的教学追求,探索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高效课堂。课堂是否高效不取决于老师的“教”,而是学生的“学”。通过建立学科“导学案”、“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以“预习导航”为起点的学生自主学习模式、“人人都是学科小先生”、生动(学生嘴动、眼动、手动、心动)课堂等具体措施,使课堂“活”起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这些学习方式已成为今天的上海新竹园中学课堂中最重要的元素,自主学习、自主体验已成为上海新竹园中学“活课堂”的魅力所在。
多活动 品质学
学校是文化浸润的地方,使学生在学习之余,培养习惯、获取能力,体验德馨健康成长。因此,办更多学生喜爱的活动,是今天上海新竹园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学校根据各年级的不同特点,六年级以“行为规范、良好习惯的养成”、七年级以“自主管理、班团协作的深化”、八年级以“心理健康、自主发展的深化”、九年级以“前景教育、心理品质的渗透”为主题,构建了适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德育框架。独居特色的“三清”活动、“前景理想月”、三月爱心义拍义卖、温情腊八节等使学生的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编后>>>
通过上海新竹园中学,我们看到了新时代教育的方向,学生可以“乐学”并优秀着,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他们同样可以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陈乐 陶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