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专画连环画的,画题涉及古今中外天南地北,人物关系到男女老幼富商巨贾贩夫走卒,事情内容关系宫闱闺房情爱斗打,故脑子里必须储存丰富的生活资料,并尤需有丰富的想象力,比如这里,场景是“文革”前在外滩的“情人墙”看到的,而情节是从现今日常所见杜撰的,两者一凑便成一题。
“文革”前老汉尚在中年,腿健兼有游兴,夜饭酒后常会遛弯去外滩吹风,时常见在防汐墙脚下黑压压密集一排男女青年,听不清说话声,唯窃窃嗡嗡,这情状必是谈情说爱无疑,我当时把这帮人称之为“对虾”;我又猜想,他们若非同时到达,要占一并排座位就要像排队买小菜,放一块碎砖或破罐竹篮,以示已有人占位,他们放什么?或书包,或脱下一只鞋摘掉一顶帽。现如今,人手一机,虽不能紧贴并坐,隔开几米也能凭高科技细吐绵绵情意而无需防止私情外泄。
这图里的场景情节,有实景实物,而使之结合成题,则全凭联想,甚至把北京天坛的回音壁也拉来派上用场了,所以,我认为画连环画的必须具备此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