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2: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6月28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能省一点是一点
郑自华
  文/郑自华

  我家附近原来有一家大型批发市场,这里的蔬菜价格要比菜场便宜30%以上。于是,那市场生意十分红火,一年365天,天天生意好得出奇。为了买到便宜的蔬菜,有人骑车半个多小时赶到这里,由于交通不便,有人宁愿步行20分钟以上赶过来。尽管老人每次回来都是汗一身,可是他们都乐此不疲,都很有满足感。有好事者算了一下,此行大概也就节约了二三元钱。

  此外,下午5点,面包房门口排队,可以买打折面包;超市一早开门,老人们都是一路小跑,因为今天鸡蛋每斤便宜0.50元。

  老人家里的冰箱永远不会满满的,因为老人天天跑菜场,日日去超市,买的东西都是最新鲜的。至于哪家商场打折,哪家超市搞促销,某某商品在不同商场什么行情,老人们都了然于胸。

  子女们对此大惑不解,忙来忙去也就不过区区几元钱,何必呢?

  老年人是“巴结”的,老人们喜欢资源共享,三五好友,成群结队,这已经成为老人的一种生活方式。现在,在收银台很少见到这样的情景:老人从里三层外三层的手帕里,颤颤巍巍拿出带体温的钞票。但是,在不少老人的家中,一个信封的钱是支付水电煤物业,另一个信封装买菜的钱,还有一个信封的钱是机动。

  现在的老人,是计划经济的见证人和亲历者,不少人还经历过三年困难时期,他们对缺吃少穿的日子印象非常深刻。一个老人告诉我,养老金是我们现在唯一收入,一个月就这么一天有收入,而一个月30天每天都要花钱。每抽出一张大钞(100元票面),都要深思熟虑的,所以只能算着用,不能用着算。老人是计划经济的坚定执行者,没有见过哪家老人由于用钱“野豁豁”而成“脱底棺材”的。这也是老人很少使用信用卡的原因,除了记密码比较繁琐外,最主要是因为信用卡是拉卡,拉卡没有“数目”,容易冲动,而不像付现金,现金是需要一张一张“粘”出去的。

  如果以为老人都是“高老头”,那就大错特错了。大伏天老人宁愿用风扇,不肯开空调,但是如果家里有小毛头的话,空调不会吝啬的;每到周末,老人会“鲜格格”打电话问子女回来吗?如果听说回来的,于是新鲜的河虾,肥美的大闸蟹,小绍兴的白斩鸡,都是子女们的最爱。老人们一大早就开始忙碌了,烹,炸,煎,煲,溜,蒸,各种看家本领都使出来了。待一天忙碌好了,老人又将开始节约好几天了。

  老人说,“一天省一把,三年买匹马”,这是祖训,不会错!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读者之声
   第A04版:民生调查
   第A05版:民生调查
   第A06版:目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新民资讯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跨界/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聚焦
   第A14版:动态/文体汇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专版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亲子阅读/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专版/金色池塘
能省一点是一点
山沟喜事
枇杷宴
门前一条弯弯的河
生日烛光
老人老话(二十五)
新民晚报晚晴风景/金色池塘C02能省一点是一点 2015-06-28 2 2015年06月28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