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小区的后门,迎面就是一条弯弯的小河。虽然不知其名,但河水潺湲清澈,河岸婉曲多姿,确是都市间难得的一道风景。
近年来,当地的镇政府沿着河岸出资建造了一条河滨风光带,不啻是锦上添花,给社区的老人们带来了意外的惊喜。
风光带并不长,约五百米。但它布置精巧,情趣盎然。既有粉墙黛瓦的衬托,又点缀着富有民族特色的水边亭榭,还特意开辟了历史游戏区和健身广场,所以成了老人们流连忘返的幸福乐园。
退休后,只要不刮风下雨,我每天总要花两三个小时徜徉其间。不仅深深地迷恋上河边的美景,还找到了夕阳红的温馨和闲情。
走进风光带的入口,映入眼帘的是一排仿建的农居,农家乐的清新气息扑面而来。农居门前的草地上立着“小放牛”的雕塑。老牛俯首吃草,牛背上的牧童短笛横吹,一派悠然自得的景象。向前走几步就是历史游戏区。偌大的空地上划着各种游戏区域。有滚铁环、打菱角、踢毽子、跳绳、打弹子等项目,当地居民凑趣地出借那些玩具,只要花点小钱,就能玩得不亦乐乎。我试着玩了几次,虽然有些生疏,还是找到了些许童年的感觉。
再走几十步,眼前就是杨柳依依、“有亭翼然”的佳景。亭名“雅趣亭”,匾额上的篆字古朴遒劲。亭内设一石桌,四只石凳,周边一圈木椅。此处面积虽小,乾坤颇大,也是我最爱来的地方。早晨,这儿照例是老年茶客的天地。我在此认识了老胡、老张和老梁。我爱喝碧螺春,老张喜欢铁观音,老梁偏好祁门红茶。我们各自带着大口茶瓶围桌而坐,一边喝茶,一边谈笑风生,好不惬意。下午是棋牌的时间。我不会打牌,下象棋还学过几招。偶尔小试身手,居然连赢数日。尽管很快就被高手拿下,我还是得意了好多天。晚上是戏迷娱乐的时光。悠扬的琴声中,几个老头老太轮番上场。我虽然五音不全,却喜欢当一名热心观众。
亭外的柳树下更有一番乐趣。虽然上了年纪,早已没有“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缱绻情思,但确实找到了懂我的人。一天傍晚,几个大学生在柳树下练习日语会话。我一时技痒,也掺和进去,由此结下了忘年交。规定每周五会话一次,不见不散。
风光带的最后区域就是健身广场,那儿通常是大妈们跳广场舞的地盘。我虽然无缘加入,但在她们曲终人散之后,也时常邀上几位好友打一套杨式太极拳过把瘾……
一条弯弯的小河带来一条情景交融的风光带,也给我的老年生活带来了别样的情趣。我喜欢它,赞美它,把它看作心中最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