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留缝 大联勤
做法:建立以区拆违办为主体,区城管、规土、房地等支撑,街镇托底,消防、公安、水电煤等多部门合力,无缝衔接的大联勤机制。
实例——
普陀区:在治理府村路、静宁路一带的城中村时,区公安分局,城管大队、消防支队、市场监督管理局、教育局、街道等共同出击,在各自执法范围内取缔无证经营场所、牵引违法滞留车辆、打通消防通道等,让违法搭建者只能搬离或自拆。目前,65000多平方米违法建筑中,已有40000多平方米被拆除。
● 不留空 黑名单
做法:区内城管、房管、规土等执法力量下沉至街镇,形成及时发现、及时预防、及时制止的快速处置程序,极大压缩违建冒头的时间和空间。
将搭违数据库与区内“一门式”服务中心共享,使违建者在办理各项业务时处处受限,剥除违建的获利空间。
实例——
奉贤区:一家超市在人行道上肆意扩建,打算将搭建部分出租给他人开店谋利。然而搭完后却发现,打算出租的门面在“一门式”服务中心既通不了水电煤,也不可能办出营业执照,权衡利弊后,搭建人只得自行拆除。
● 不留情 严问责
做法:启动最严厉的“问责”制度,党员干部“谁搭违、谁护违、谁推诿,就拆谁的位”。
实例——
闵行区:对新建违法建筑,责任单位接投诉后7天内必须拆除。如第8天还未处置违建,区拆违办将发出催办单,并抄送区监察局跟踪。责任单位在全年考核中将被扣分。如两周后依然没有进展,区拆违办将开出督办单,并移送区纪委,启动问责程序。
奉贤区:公职人员提拔任用前,都将通过搭违数据库调查其名下房产。为避免徇私舞弊,调查时隐去姓名,只看地址,一旦查实,不仅不得提任,纪委还将约谈当事人。
● 有底数 违建者请入数据库
做法:对区内各处违法搭建的地址、面积、类型、当事人、搭建时间全部记录在案,形成数据库,精准打击。
实例——
徐汇区:根据摸底情况,确定区内33处集中成片的违法建筑,目前其中70%已开始拆除,30%已完成拆除。
奉贤区:接到市民投诉后,工作人员都会比对数据库,若是记录在案的存量违建,将按计划逐步推进;若是新增违法搭建,则必须快速处置。一旦发现摸底中有人瞒报,相关责任人将被严肃处理。
● 有底线 设质量与防控底线
做法:设置“质量底线”,把影响公共安全、严重扰民的违法建筑列为整治的首要任务,与绩效考核、个人评定直接挂钩;设置“防控底线”,形成街镇托底、居民自治的防控机制。
实例——
徐汇区:与各街镇签定“拆违质量承诺书”,如在测评中被发现以“数量”充“质量”,“只打苍蝇不打老虎”的,将被问责。区内所有基层骨干都必须到拆违办挂职轮岗,同时发动弄管委等居民自治力量,让阿姨妈妈们成为“啄木鸟”,发现违建“苗头”立即上报。
● 有底气 综合使用法律行政手段
做法:综合运用法规的力量,采取对违法建筑施工单位与设计者追责、查封违法建筑、对违法建筑断水断电等依法行政手段。
实例——
嘉定区:惠平路铁路立交桥桥孔被人非法占用,搭建了30多个单元后层层转租,形成面积达1.1万平方米的住宿、仓储、经营“三合一”场所。在整治中,江桥镇拆违部门首先依照《实施意见》,对存在非法牟利行为的违建断水断电,再根据《消防法》查封存在安全隐患的违法建筑,承租户被有效“逼”退,目前该地块已全部清理完毕。
本报记者 曹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