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国,有一家名叫“席拉的小店”的咖啡店。它装潢简洁,格调温馨,顾客纷至沓来。在那里,礼貌能折算成钱,导致同样一杯咖啡,出现三种价格。
有位外国人与当地朋友约在该店叙旧。她进店时,见一名胖男刚入座便毫无征兆地去拥抱邻桌的女士,那女士也很开心地迎了上去。胖男点了杯咖啡,外国人目睹服务员收了他1.4欧元。
待朋友进来后,外国人径直走到服务台,用并不流利的法语对服务员说:“我要一杯咖啡。”服务员很惊讶地看看她,问了一句:“麻烦您再重复刚才的一句话,好吗?”外国人以为他没听懂,又重复一遍:“我要一杯咖啡。”这次服务员没再说什么,迅速递给她一杯咖啡,说:“这杯咖啡7欧元,女士。”轮到外国人吃惊了。她问了一下,确认服务员没说错,便气鼓鼓但无可奈何地付了钱。
回到座位,外国人向朋友抱怨:“法国是不是排斥甚至歧视外国人?”朋友狡猾地笑笑,让她继续观察。
不一会儿,一位女士进店对服务员说:“请给我准备一杯咖啡好吗?”服务员递给她与外国人同样香浓的咖啡,收了4.25欧元。经过几次观察,外国人发现,同样一杯咖啡,确实有1.4欧元、4.25欧元和7欧元三种价格,于是愤愤不平起来。这时,朋友揭开了谜底:“你有没有注意到他们对服务员说的话呢?如果你只是对他说:‘来杯咖啡!’价钱就是7欧元;你若说:‘请给我一杯咖啡。’价钱就是4.25欧元;但你要是说:‘你好,请给我一杯咖啡好吗?’甚至给陌生人一个拥抱的话,咖啡就是1.4欧元的价格。”
外国人恍然大悟,对这家咖啡店独特的创意感慨不已。它用咖啡价格不同的方式,告诉人们应该以礼貌待人,以优雅的方式与人相处。一杯“礼貌咖啡”,既给顾客带来温馨舒适的氛围,又巧妙地让大家体会到了礼貌的乐趣,法国民族的优雅也体现得淋漓尽致。也许,语言的功能与魅力,并非止于传递资讯或诉求,更在于传递心与心的交流、人对人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