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
付小平说,我们要有“孩子不是我们的私有财产”的观点,这样就不会牢牢把孩子攥在手里,就舍得放开了。他引用了卡里尔纪柏伦德的话:你们的孩子并不是你们的孩子,他们借你们而来,不是因为你们而来。尽管他们在你们身边,却不属于你们;你们可以把你们的爱给予他们,却不能给予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那么怎样把精神的脐带剪断?付小平提出“要把孩子温柔地推开”。温柔是智慧的态度。不能把孩子一下子推到悬崖上去,推开要用理性方式,几个关键时期的几件关键的事要做好。培养孩子独立性要从独立意识、独立思考和独立行为三个方面去努力。
从生活小事养成独立习惯
培养孩子独立性需从小事做起,他举了几个例子。
■ 吃饭的习惯要养好
孩子一日三餐也好,四餐也好。早饭、中饭、晚饭要有相对固定的时间,除非是带着孩子在外面玩没有办法。其他的时候一定要尽可能在固定的时间吃饭。要为孩子定好吃饭的规矩,吃是可以吃出自控力的。比如说只能在餐桌上吃饭,没吃完之前不能离开餐桌。不允许一边吃饭一边玩玩具。吃饭的时候必须关掉电视,不能看,听也不可以。3岁之后或两岁开始,需要自己吃饭。3岁的孩子自己拿调羹绝对没有问题了,不要追着孩子喂饭。如果一直追着喂的话,喂喂就喂到小学去了。付小平说,在吃饭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知道,吃饭是一个重要的事。稍大一些,要求孩子吃完饭把碗筷放到厨房水槽里,让他认识到这些事是家庭责任。付小平不建议孩子做家务给孩子钱,因为做家务是每个家庭成员应该承担的责任,就是他自己应该做的事。
■ 培养独立阅读的习惯
在幼儿阶段更多是亲子阅读,到小学阶段更多是独立阅读,也可以独立阅读和亲子阅读结合。到二三年级的时候,孩子独立阅读就没有问题了。如何让他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呢?比如说经常到图书馆去。阅读的时候,尽量不要把孩子自己阅读的事做了。付小平举了个例子,一个小孩上初中了,父母给他买了很多书,买书也不让孩子参与,孩子妈妈先帮他看书,在书上做好重点。就像考试一下划重点,用红笔涂上。付小平问孩子:“你妈妈给你做过这些笔记之后,你看了没有?”他说:“我一个都没看过。”我问:“没涂过的呢?”他说:“那些书我倒是看过了。”付小平说,就像吃剩饭一样,这个书都这样了,谁愿意去看?
■ 培养独立的生活习惯
鼓励孩子自己做选择。养成自己事自己做的习惯,培养生活自理能力。还要给孩子犯错的机会,孩子会犯错,试过之后才可以找到答案。然后是让孩子体验独立做事的成就感。这样的话,他的独立生活习惯才可以养好。
■ 培养独立的学习习惯
孩子已经到了小学一年级以上,家长可以从头开始,跟孩子一起把这些习惯做好。回家后主动做作业,做作业之前先复习一下,做好作业要预习一下。做完作业要自己检查一遍,孩子做作业会粗心,要让孩子学会检查作业。不会的题目让他自己先想办法解决。每天按时完成作业,不磨蹭,自己整理书包,留心观察生活,喜欢独立思考。
前半生用心,后半生省心
付小平送给家长朋友两句话:第一句话,教育孩子绝对不只是妈妈一个人的事,爸爸理应是主角而不是配角,更不能缺位。
第二句话,教育孩子,真的需要用心。前半生用心,后半生省心;前半生省心,后半生伤心。如果说是6岁,就是6岁前用心,6岁后省心;6岁前省心,6岁后操心。到后面很可能就是伤心的阶段。
韩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