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伯成“捕鼠斗士”
孙老伯回忆,自去年夏天开始,家里突然闹起了鼠患。“这些老鼠沿着水管和2楼搭建的雨棚爬上来,每到晚上,就能听到老鼠在雨棚上跑来跑去的声音,吵得不得了。”
“当时我爱人发现家里苹果被咬了,以为是蟑螂。后来米袋也被咬破了,才意识到家里进了老鼠。”这1年里,孙老伯从一名退休多年的科研人员逐渐练成了“捕鼠能手”:捕鼠板、捕鼠夹、老鼠药、老鼠笼,他都一一尝试过。“我试下来,还是捕鼠板最好用!”他告诉接报后赶到现场的记者,这1年多来,在家里至少抓到了120只老鼠。
然而,捕鼠板已不能阻止日益“猖獗”的老鼠们的“高歌猛进”。循着孙老伯所指方向,记者看到了位于纱窗角落上的一个苹果般大小的洞。“喏,这就是老鼠咬出来的!我们修好了又坏,咬坏了再修。”
记者还在现场看到,不止是纱窗落入“鼠”口,窗边的电话线也被老鼠咬断了。“电信公司曾上门来修了4次,他们的师傅说,为什么你们的电话线一直被老鼠咬断?我们也尴尬得说不出原因。”
采访中记者向孙老伯邻居求证,3楼一名业主表示,他们家也曾遭受过“鼠患”。“这些老鼠的个头还挺大的,真令人‘毛骨悚然’。”
老夫妇被迫搬家
“我已83岁了,老伴身体也不好。这么多老鼠,折腾不起啊!”今年1月,老两口实在是无力应付“层出不穷”的老鼠,无奈搬离居住了20多年的老房子,在他处租房度日。然而,租房不是长久之策,老夫妻还是惦记老家,毕竟房间宽敞、交通便利。
身子骨还算硬朗的孙老伯会隔三差五“回来看看”,收拾一下捕鼠板。“我7月23日来的,看到两块板上分别粘着一只死老鼠,换了两块新板。谁知,7月25日联系物业上门维修屋顶漏水时,进门一看,两块板上竟粘了五只老鼠!吓煞人!”
记者来到陈家巷居委了解情况。裔书记告诉记者,“我们这里沿街商铺比较多,环境卫生较差,鼠患难以杜绝,近一年来,1楼、2楼一直有居民在装修,可能是‘敲敲打打’让老鼠‘现了身’。另外,2楼居民私自搭建的雨棚也是一个潜在‘诱因’,给老鼠‘登门入室’提供了‘方便’。裔书记如是解释。
那么究竟该如何处理这个令人棘手的问题?裔书记坦言,这是一个“难点”。“毕竟居委会能做的只有联系物业喷洒消毒药水,大范围投放老鼠药等,尽可能地改善居住环境。”不过他表示,居委会将尽力敦促物业及时处理,并督促居民安装密封性较好的门窗,尽可能防止“老鼠入户”。
本报记者 徐驰 实习生 姜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