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中国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基因新“魔剪”被指无法重复发布期刊回应将按流程调查
~~~基因新“魔剪”被指无法重复发布期刊回应将按流程调查
~~~基因新“魔剪”被指无法重复发布期刊回应将按流程调查
~~~基因新“魔剪”被指无法重复发布期刊回应将按流程调查
~~~基因新“魔剪”被指无法重复发布期刊回应将按流程调查
     
2016年08月0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韩春雨团队实验遭质疑
基因新“魔剪”被指无法重复发布期刊回应将按流程调查
董纯蕾
  本报讯 (记者 董纯蕾)从论文发表之初就备受关注的基因新“魔剪”——中国科学家发明的NgAgo DNA技术,近日再次陷入舆论漩涡:多国科学家因实验无法重复而质疑NgAgo的真实性。

  记者今天从施普林格·自然集团上海办公室获悉,发表该论文的知名学术期刊《自然·生物技术》就此回应:“已有若干研究者联系本刊,表示无法重复这项研究。本刊将按照既定流程来调查此事。”

  研发团队领衔人韩春雨副教授所在的河北科技大学表示,在一个月内,韩春雨将采取适当形式公开验证。 

  能对基因直接进行设计和修改的基因编辑技术,可谓当今生命科学界最热门的前沿科技之一,人们形象地称之为基因“剪刀”。打个不严谨的比方,基因编辑相当于在一本书中的某个地方找到目标单词,将它替换成另一个单词,并保证书中其他地方的单词不被误换。其中目前最大腕的“明星”是CRISPR,通过RNA来寻找靶向序列。被寄予“后起之秀”厚望的NgAgo,则是由DNA担任寻找“目标单词”的向导。《自然·生物技术》今年5月初发表了关于NgAgo的研究成果(详见本报5月13日相关报道)。国内外生命科学界都对这把基因新“魔剪”充满兴趣,很多实验室向韩春雨团队提出了合作意向。然而,几乎从6月开始,便陆续有同行“抱怨”NgAgo的实验结果无法重复。

  事实上,对研究的可重复性提出质疑,进而展开调查,在科学界并不稀奇。不过,这些学术界的内部争论,在没有定论前便被放大到公众视野甚至闹得沸沸扬扬,无疑会损坏当事研究者的名誉。最先详细报道NgAgo的新媒体《知识分子》主编、北京大学讲席教授饶毅表示,科学有讨论和争议是正常现象,为进步所必需;实验科学最后结论不取决于雄辩,而在于事实。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2016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2016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专版
   第A13版:专版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2016里约奥运会倒计时2天
   第A20版:2016里约奥运会倒计时2天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科艺T台
   第B04版:新民健康
   第B05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B06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B07版:汽车周刊
   第B08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精简机关编制 走出高楼大院
韩春雨团队实验遭质疑
关工委:交通安全活动早叫停
翟岩民颠覆政权案一审宣判
“妮妲”走了 雨势仍强
新民晚报中国新闻A14韩春雨团队实验遭质疑 2016-08-03 2 2016年08月0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