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关系主要有三种基本模式。①主动与被动型,即医师完全主动,病员完全被动;医师的权威性不受任何怀疑,病员不会提出任何异议。②引导与合作型,即医师和病员都具有主动性,医师的意见受到尊重,但病员可有疑问和寻求解释。③共同参与型,即医师与病员的主动性等同,共同参与医疗的决定与实施,医师此时的意见常常涉及病员的生活习惯、方式及人际关系调整,病员的配合和自行完成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在医院心理科,心理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这就需要前来就诊的患者与医生之间建立起良好和谐的关系。良好的医患关系对于心理科来说尤为重要。有些患者并不是自愿前来治疗,而是迫于无奈或是其他原因被家人朋友带来的。缺乏了自己主动去寻求帮助的意愿,其治疗结果就会大打折扣。而有的患者,他自己本身有强烈的意愿前来寻求帮助,与医生建立起良好的关系,经过一系列的治疗,其恢复效果就很不错。
除了患者本身和家属以外,最想医治好患者的就是医生。他们是与患者站在同一战线的伙伴,而不是站在对立面的敌人。有时候,对于前来就诊的患者,医生会提出一些要求,希望患者能够做到。比如,有时候医生会让前来心理科就诊的患者将日常的一些变化记录下来。虽然做记录像做流水账一样较为繁琐,但这种做法确实可以让医生和患者直观地看到一些变化,也可以起到督促作用。再比如,医生允许一些患者有情绪反应,但是更多的时候会希望他们可以自己尽量去克制。虽然这一过程可能不好过,但是,想要恢复健康,就要勇于忍受。
套用一句英语俚语:friend or foe。医生是朋友,而不是敌人。请记住,医生是最想帮助患者的那个人!
梅馨纯(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心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