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老物业公司由于物业费入不敷出撤离,后续没有新的物业公司进驻。小区业委会通过业主大会表决:不再聘用物业公司,由业主自主管理。之后,业委会主任和副主任相继辞职,新一批业委会成员增补上来。这时,小区自主管理的瓶颈问题也突现,业主缴纳物业费要发票,谁来开?街道与协税办联系,由房管局出证明,通过协税办开具发票;物业费、房屋维修基金谁来监管?街道房办又提供了财务公司目录,业委会选择其中一家委托进行资金监管。
曾经是钟表厂党委书记的盛阿姨担任了小区业委会主任,业委会最先着手解决的是业主们反映较大的停车问题。梦蝶苑小区没有地下停车场,而随着私家车增多,停车乱象非常严重。恰逢这时,街道将紧邻小区的弄堂划归小区管理,增设了25个车位。业主委员对小区内外路面车位进行划分,并区分收费标准,让业主们明明白白。在小区居住了6年的业主黄女士说,现在回家看到主通道上通畅干净,心情舒畅多了。以前任何一个物业公司都解决不了的停车问题,在街道帮助下,由小区自主管理得非常好,邻里关系也更和谐了。
梦蝶苑小区实行自主管理两年多,得到大多数业主肯定。盛阿姨总结出其中秘诀:业主热心出力不计较,账目公开透明聚民心。业主自治管理设保安、绿化等5个小组,各小组由业委会成员负责,管理成员从未领取过任何报酬。不过业委会对小区聘请的员工一点也不小气,连续3年给他们加工资买保险,雨衣套鞋、高温天的饮料也一概不少。
“透明可以消灭一切疑虑和不信任,我们制定了定期公开物业管理费使用情况原则。”盛阿姨说。每月10日,管理小组会在楼道内公布小区收支情况,表格内广告费、停车费等一目了然。“开始有不少人来看,现在看的人少了,大家对我们也信任了。”盛阿姨很欣慰,“两年多我们没涨过物业费,没有动用过维修基金,今年7月还续充了11万元进维修基金账户。”目前全小区近400户只有10余户欠交物业管理费,收缴率从3年前的不足80%提高到现在的96%以上。
通讯员 姚丽敏 本报记者 袁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