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2017年02月08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新语
巨婴
易蓉
  易蓉

  龙应台说做母亲应该学会的一件事是分离。当孩子呱呱坠地脐带被剪断的那一刻,母亲与孩子迎来生命的第一场分离。伴随孩子一天天成长,一步步走远,目送他们的背影,母爱要习惯分离。而对孩子来说呢?是否在“翅膀渐渐硬了”的时候,真的学会了独立,为离开而兴奋,可以真的说走就走?

  “我们90%的爱与痛,都和一个基本事实有关——大多数成年人,心理水平是婴儿。”这是心理学家武志红新书《巨婴国》书封上的一句话,最近这本书登上亚马逊畅销排行榜。武志红在这本书里提到,刚出生的婴儿离不开母亲的照料、需要与母亲共生,同时觉得自己就是全世界,自己的就是正确、自己的需求必须满足,“共生”、“全能自恋”和“偏执分裂”是婴儿的心理特点;而很多成年人与婴儿一样有这些心理特征,就是巨婴,巨婴无法脱离大家庭式的生活,自我极端。而当共生遇到全能自恋,又要在一起,又要无视对方的想法,希望一切“听我的”,巨婴们势必挣扎在“共生绞杀”之中。他用“巨婴理论”来解释了很多国人心理问题,比如:妈宝、催婚、愚孝、中国式好人等。

  春节大概是考验共生的机会之一。武志红觉得回家过年是在追求一种“虚假的亲密”和“团结的假象”,千里的艰难迁徙是碍于大家长的权威压制。的确,代际、距离、环境等带来的观念、生活方式差异造成“相爱容易相处难”,7天的相处难免发生“相爱相杀”的情节。但我相信驱使绝大多数中国人不顾一切开始这场迁徙的动力应该还是家庭温暖的召唤,而这种召唤在传统节日文化的影响下变得更加强烈。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即便没能长大,巨婴也是有可爱之处的。或许在爱憎分明的任性里,巨婴也仍然保持着最初的那份天真、单纯和对爱的渴望。而这些,即便带来一种牵绊,又何尝不是美好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9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A21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2版:新民健康
   第A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校园内外·广告/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中职风采
   第B04版:蓝天下的至爱
“红头文件”不能“带病上岗”
让,还是不让?
巨婴
用善行为生活祈福
断桥奇遇
教育孩子家校应有共识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巨婴 2017-02-08 2 2017年02月0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