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你当年为什么和她结婚?”从孩提时起,我就经常这样问父亲,得到的答复总是一成不变:“因为我爱她,她多漂亮啊!”
我的父亲天资聪慧,高大帅气,配得上任何女人,为何娶了又穷又没文化的她,我实在搞不明白。
妈妈天生丽质,明眸皓齿,笑靥迷人,可脾气糟糕,动不动就生气。这或许与她出身农家,嫁给父亲也未能摆脱贫困有关,也可能缘于她始终不被公婆完全接纳。她的喊叫和詈骂是我童年唯一的记忆。自然,我打小就讨厌她。在我11岁那年,因为顶撞她,冲她嚷:“真希望你不是我妈!”而被她刺伤。
尽管如此,妈妈辛勤劳动支撑着这个家。爸爸工作走马灯似的换了一个又一个,收入时有时无,是妈妈带我们一路走来,供我们上学读书。对此,大家心怀感激,但对她本人却没有好感,遑论爱了。
爸爸临终的那一刻,我的兄弟姐妹们甚至希望妈妈能替代他去死。爸爸走了,父爱的空缺,妈妈根本无法填补。爸爸离世不到一年,我的姐妹不是与人私奔就是未婚先孕,我也和男友开始同居。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一个笃信基督教的家庭,是不可想象的。
妈妈背地里垂泪哭泣,独自承受着难以言说的苦痛。她感到羞耻,在心里咒骂我们,不过并没有表现出来。可是,那时候的我是多么希望她能管教我们,哪怕使用暴力也好啊!姐姐被其情人暴打,妈妈知道后只说了一句:“我早就警告过你会有这一天的!”当我们执着追寻自己或正确或错误的爱情时,母爱与我们已经渐行渐远。
虽然我们姐妹让妈妈伤心,但她依然供养着我们,继续资助我们读书,从来没有把谁赶出家门。
爸爸去世3年后,妈妈的生意崩溃,沦落到无家可归的境地。彼时,我已结婚,与公婆一起生活。我把妈妈接到家中,叫她帮忙照看孩子。她的表现堪称完美,对孩子嘘寒问暖,关怀备至,接送他去幼儿园,时刻陪伴左右,与他一起玩耍,一起欢笑,爱怜地拥抱他——这些都是我不曾享受过的。
一天晚上,我抱怨她从来没有像疼爱我的孩子那样疼爱过自己的子女,她叹了口气,轻声说:“这要怪我小时候家里缺少温暖,不晓得怎样去爱别人。不过,现在我正在努力学。”
孰料,仅过了几个月,妈妈却因为一场意外永远地离开了我。
在医院重症监护室里,我平生第一次拥抱了她,告诉她我爱她,请求她原谅。正是在那一刻,我才发现我对妈妈的爱有多深,也正是在那一刻,我才意识到由于自幼感觉不到母爱,受到的伤害有多深。
在那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拥抱母亲的时候,她已然不能够拒绝我,不能冲我尖叫。内心的伤痛在悄然愈合,不知不觉间,我已经原谅了母亲,但愿,她也原谅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