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里约奥运会,中国女队以一个全新的阵容出战,5名如花少女中,范忆琳和毛艺来自上海。毫无传统印象中上海女孩的“娇骄”之气,璀璨笑颜背后有着不为人知的坚韧和执着。
毛艺 差一点儿退役
跳马为中国队开了一个好头,却在自由操上出现了重大失误没能给中国队收好尾。对于首次征战奥运的年轻小将毛艺来说,里约有遗憾也有动力。
进步神速,是毛艺体操之路的一大标签。去年2月进入国家队,进国家队7个月,毛艺就以奇兵的姿态登上了世锦赛的舞台,团体决赛时,毛艺发挥稳定,最终随着中国女队获得了团体银牌。从退役边缘到火箭进入国家队,毛艺的奥运之路颇具传奇。
毛艺与上海体操队的故事,要从2013年全运会开始讲起。
当时代表云南参赛的毛艺表现平平,职业前景蒙上灰暗,在启蒙教练的牵线下,转投上海体操教练周世平麾下。或许是之前几乎被迫退役的经历印象太深刻,毛艺比同龄人更珍惜在上海队训练的每一分一秒。周世平说,自己根本不用给她加压,“每次训练课下来,如果看到我的脸色不好看,小姑娘自己都会哭。”
辛勤努力了七个月后,毛艺的水平突飞猛进,尤其是在练熟了成套动作后,周世平意识到,如果不将这样一个天赋异禀的队员送到国家队,将会阻碍毛艺继续成长。周世平经常会将毛艺训练中的视频发送给国家队教练看,不仅如此,周世平还带队到北京训练一个月。“让国家队能近距离感受毛艺的实力。”
奇迹发生了。首堂训练课,毛艺几个跟头一翻,国家队的教练围过来了。全套动作刚结束,体操队总教练黄玉斌指着毛艺对周世平说:“周世平,你把她回去的火车票退掉,她留在国家队了。”
短短两年时间,一名心灰意冷即将告别职业生涯的体操运动员,居然如同三级跳般地进入国家队直至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毛艺的经历堪称传奇,竞技场一直都会发生奇迹,而运动和人生的魅力也正是如此。
范忆琳 为大场面而生
因为资格赛中的一个被明显压分情况,世锦赛冠军范忆琳意外地无缘高低杠决赛。调整心情,重新出发,用实力表现为自己正名,范忆琳将之前遭遇不公的郁闷隐藏在笑容背后。今天凌晨的比赛中,上海女孩惊艳全场,近乎完美的表现最终得到15.733分。
1999年出生的范忆琳6岁开始接触体操,范忆琳和体操已相伴十年。她在体操项目上极有天赋,2014年进入国家队,2015年首次参加世锦赛便获得高低杠项目金牌,坐稳了一线位置。
娃娃练体操,其他同龄人大都练得苦了累了,吵着要回家。范忆琳也哭,可她却是因为自己没练好才哭。周世平说,这么多年下来,自己从来没有一次因为训练和范忆琳红过脸,“她是生怕自己练得不够狠。当你面对这样的队员,还能有什么要求?”
为大场面而生,这是周世平对范忆琳的评价。去年11月,范忆琳第一次参加世界大赛就技惊四座,世界锦标赛高低杠比赛中,在国际赛场上名不见经传的她发挥出色,勇夺冠军。
但在迎来世锦赛冠军的大场面背后,却是常人所难以想象的辛酸——比赛前一个月,范忆琳的妈妈去世了。小时候,范忆琳去练体操都是妈妈骑着自行车来回接送,对范忆琳而言,这次打击有多沉重可想而知。
原本,范忆琳的父亲还瞒着国家队教练组,没有告诉他们。但后来范忆琳妈妈病情加重,上海队那边将消息透露给了国家队教练组,总教练黄玉斌当机立断,“让孩子回去看看妈妈。”这就是是母女俩的最后一次见面。
回到国家队之后没几天,妈妈就去世了,范忆琳强忍着心中的悲痛又走上了训练场。“这孩子太不容易了。”国家队教练王策群说这话时几乎落泪,“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让我们更加疼爱这孩子。” 本报记者 厉苒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