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还在布置摊位的时候,就已经陆陆续续有读者前来咨询订报事宜。“我已经是新民晚报的老读者了,每年都订。”72岁的陈念国早早地就来到了活动现场,“现在家里动迁到了嘉定江桥地区,坐了差不多一个钟头的地铁来参加这个读者日活动。”陈念国表示,看报纸是一种习惯,来这个活动也有快十年了,看的就是一份感情。
“订新民晚报已经是一种情结了,”忠实读者李欣皆说道,“好像不看报纸就少了点什么。”每天4时30分到信箱去取晚报,成为了他的生活习惯。翻翻报纸看一下今天发生了什么,不仅充实了自己的生活,与朋友交流的时候也有了话题。
活动开始不多久,新民晚报的帐篷前就聚集了一些拿着手机的订报人,他们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利用现场提供的WiFi下载新民晚报邻声APP、开通数字报。“下载一个客户端,不仅可以第一时间掌握发生的大小事,还可以看电子报,真挺方便的。”
但也有不少读者表示,还是更钟爱纸质报纸拿在手上的感觉。“我们已经订新民晚报几十年了,感觉很亲近。以前,每个月的报纸都会收集起来、装订成册,需要什么资料的时候就去翻阅一下,所以我们对新民晚报真的很有感情。现在手机、电脑看新闻都很方便,但这份老上海的感情还是割舍不下。”家住静安区的陈丽云说。“我妈妈95岁了,她也看新民晚报。”
顾慧芳阿婆笑着说,“老人家没事的时候,可以翻翻报纸。90多岁的人了,手机、电脑时间看多了眼睛‘吃勿消’的。”
现场也看到了一些年轻人的身影,询问之下得知,是为了家中的长辈来订报的。“老人们眼中,纸质媒体的阅读无法被取代。”
“电子版感觉更针对年轻人。”也有读者对新媒体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以前我们一直参加读者俱乐部的,但是现在参加俱乐部都要在电脑上、手机上操作,对我们来说太不方便了。子女不在身边,也不好意思一直去麻烦他们,所以希望能再多为我们老年人考虑一下。”
在读者日活动现场,新民晚报请来了医疗专家为读者免费义诊,并免费赠送作家签名新书。在舞台区,各色精彩节目也轮番上演,吸引了许多读者驻足观看。
见习记者 黄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