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办沙龙驱逐阴影
2010年底,8位有着相似坎坷经历和相同悲楚感受的阿姨走到了一起,办了一个“心歌沙龙”,还自编了沙龙之歌,经常组织大家开展合唱活动。这个沙龙的宗旨,就是为了帮助丧偶老人尽快从痛苦和阴影中走出来,以歌消愁、以歌交友,用歌声继续点亮生活。
徐阿姨的几个孩子都在国外,老伴去世后孤零零地住在大房子里,整天以泪洗面。沙龙组长崔阿姨走进了徐阿姨家。崔阿姨自己也是一位丧偶的老年女性,相同的境遇让她俩很快交上了朋友,徐阿姨的心扉也慢慢打开了,加入了“心歌沙龙”。
小区有一位刚失去亲人的老太,过上独居生活后时常精神恍惚,还会产生幻觉,并到居委会诉说有人要打她。居委干部把情况告诉了崔阿姨。上门一看,崔阿姨发现老太家里还摆着花圈,老伴的遗像也没有撤走。经过崔秀英的耐心开导,老太同意大家给她重新布置一个新的居家环境,还鼓励她参加沙龙的活动。现在,爱上了合唱队活动的这位老太,重新找到了欢乐。
专家点评>>>
居民自发组织沙龙,进来的都是同病相怜的人,但他们的“病痛”往往不是医生所能医治得好的,需要同伴,特别是有共同遭遇、共同语言的同辈人彼此相互疏导才能痊愈。
走进沙龙同享快乐
“心歌沙龙”还有个英文名,叫single(单身)。以沙龙形式出现的这个健康自我管理小组,其实是一个支持性小组,以心理疏导、改变心态、健康生活为主题来安排每次活动。几年来,“心歌沙龙”发掘出多个“关键词”。一是学习:为了能与时俱进老有所学,跟得上时代的步伐,组织大家学保健知识、做保健操、唱同一首歌。“快乐游”:组员们几乎游遍了上海,时常结伴去博物馆、名人故居和风景古镇游玩。“生日聚会”:每逢组员生日,大伙便会送上手书的“寿”“福”等字条,还一同吃蛋糕、吃寿面。“馈社会”:在街道和居委会的支持下,组员们成立了“心歌志愿者工作室”,每周三在居委会定期为社区独居老人服务,以聊天、提供生活帮助等方式,致力于关注社区独居老人的心理。
专家点评>>>
帮助特殊老人学会坚强和自信,做到有梦、有爱、有朋友,这样的晚年生活才会更快乐、更健康。
扩展沙龙共筑家园
随着彼此了解的进一步加深和友谊的增加,崔阿姨还组织大家学太极拳、学跳舞、学做健康美食,让大家都来做个快乐、优雅、时尚、健康的老人。
有了沙龙的心理照护,组员们一个个都变得开朗了。老人们身上的变化自然会感染到社区里的其他人。“为什么我们不能把这份快乐传递给更多的人呢?”组员们的想法得到了街道和居委的关心和支持。目前,“心歌志愿者工作室”共有10位志愿者,都是丧偶的单身老年女性,最大的85岁。有越来越多的社区独居老人,一旦遇到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或生活发生了困难,就会跑去寻找志愿者聊天。组员们也不求回报地帮助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居民们都说,自从有了志愿者工作室,老年人再也不怕没有说话的地方,遇到困难也不会感到心神不定、束手无策了。
专家点评>>>
把原来散落在家、孤独无助的老年人黏合在一起,健康自我管理小组的志愿者们功不可没。这更有推广意义。 首席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