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文体汇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11月19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街漂”漂出底气
朱渊
  为期一周的2016第二届上海街艺联展影响了半个城,在日前举办的中外街艺论坛交流会上,不少中外艺人纷纷谈到了自己的从艺契机和沪漂经历。他们的故事或多或少都与上海这座城市有关。或是受上海创新精神的感召;或是被海纳百川的气度所包容;或是得益于有序管理、或是在此处觅得知音……每个人都有爱上这座城的理由,每个“街漂”在这里都漂得有底气!

  “打游击”到“自管自治”

  得知可以申请“上海街头艺人节目审核许可证”,是在李雄刚遭遇生活低谷时。常年在城隍庙卖艺的他,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利于产生集聚效应,观众只剩路人,朝不保夕。

  看到可以“持证上岗”的新闻,他前后去政府、街道打听了几次,最后找到了上海演出行业协会,并通过考核成为了首批“持证艺人”。问他有证和没证的区别,他答得朴实:“就是你可以存在,和不应该存在的区别,有证上街演出就有底气!”

  感恩于街头艺人的“身份确立”,如今李雄刚主动担任起“街艺自治”的管理员,每天按时巡岗既保证艺人到岗时间,也为同事们碰到的难题及时做好反馈,解决问题。这份管理员的工作虽是义务劳动,李雄刚却干得开心:“只有保证街头艺人的管理,才能让我们更长久地在街头演下去。”

  摆出那只箱的艰难

  自湖南湘潭“漂”到上海,刘晓民并非是穷途末路,在讲台上站了半辈子的他,是孩子们口中敬爱的刘老师。“教师是一份高尚的职业。”这是他决定转行成为街头歌手时,听到最多也最委婉的劝说。“尤其在老家,很多人想不通,我放着好好的老师不做,跑到马路上去唱歌。在他们看来,在马路上唱歌,和‘要饭’没什么区别。”

  刘晓民承认,虽然下了一万遍决心,但站在上海街头“卖艺”,特别是要将那个小钱箱放在面前的那一刻,他还是“怂”了,“这小小钱箱好像千斤重,我怎么也推不出去。”这份心理障碍,是在上海待了个把月后才消解的,他说:“是上海改变了我!这是座不一样的城市,在这里,以劳动谋生不会被耻笑,站在街头唱歌还会被很多年轻人觉得是特别‘潮’的事。”说道“潮”的时候,这个传统的老师脸红地笑了笑。

  大学生站上街头

  与大多数街头艺人还是靠“卖艺为生”不同,大学毕业的周宇并没有那么紧迫的生活压力,学着热门专业的他本有许多出路,可他却毅然决然地走上了街头。同学们有支持、有不解,周宇却很坚定:“生命有限,我就是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唱不同的歌,讲述不同的故事,分享不同的心情,给行色匆匆的路人带去一份温暖和慰藉,这就是周宇想做的事。

  像周宇这样的在上海街头艺人中显得特别,但在街艺已经发展十多年的中国台湾,却习以为常。自宝岛台湾漂到上海的胡启志,是上海街头艺人中知名度最高的,他“当街卖艺”已有十年历史,他自豪地说:“我们是城市浪漫元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报记者 朱渊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神舟十一号太空之旅特别报道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评论/专栏
   第A07版:文体汇
   第A08版:话题/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跨界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夜光杯
   第A12版:夜光杯
   第A13版:阅读/连载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郊野大地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B03版: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B04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B05版:福彩专刊
   第B06版:基金纵横/金市汇市/金融城
   第B07版:家装专版
   第B08版:股市大势/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4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传真
   第C06版:镜头艺术/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C08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扫一扫
棋牌博物馆每件珍藏 背后都有一段故事
书让孩子插上了翅膀
挑书当“因孩制宜”
让“街漂”漂出底气
一本童书折射绘本十年
新民晚报文体汇A07让“街漂”漂出底气 2016-11-19 2 2016年11月1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