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焦点
     
本版列表新闻
“光棍节”前夕,全国6万余人参与“单身生活质量调查”~~~
“光棍节”前夕,全国6万余人参与“单身生活质量调查”~~~
“光棍节”前夕,全国6万余人参与“单身生活质量调查”~~~
     
2013年11月07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光棍节”前夕,全国6万余人参与“单身生活质量调查”
不当“结婚狂” 单身也健康
易蓉
■ 在沪上白领的交友活动中,游戏是单身男女打破社交障碍的好办法 本报记者 周馨 摄
  本报记者 易蓉

  距离11月11日“光棍节”还有4天,商家的“脱光”广告早已铺天盖地。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单身人数达1.8亿,北京、上海等城市的适婚单身青年已突破百万。单身族群的感情观念、自我认知和行为模式究竟怎样?网易开展《2013约会白皮书——单身生活质量调查》,聚焦中国单身族,根据调查结果,单身青年并不都是“结婚狂”,在没有遇到合适的对象之前,更愿意认真过好自己的生活。

  忙或宅是单身主因

  调查由网易同城约会发起,回收问卷131248份,其中有效问卷达60039份;北上广三地单身人士占样本数量33.96%,其中上海参与调研总人数为6575人,有效问卷超过3000份。

  在参与问卷的单身人士中,28至37岁的占43.01%,18至27岁的占36.75%,38岁以上的超过20%。学历方面,受访者中本科及本科以上达41.31%,专科达35.34%,高中为15.37%。与离婚率逐年攀升的报道相印证,在单身群体中,离异或丧偶人群比例偏高,占24.65%;在单身人士中,有固定男女朋友的仅占13.62%。

  在“没有结婚的原因”一项中,工作忙或圈子窄仍然是找不到对象的主要原因,达65.15%。报告认为,单身人士心理还是很健康的,有些压力被夸大,11.65%的人很喜欢目前的生活状态,暂时不想结婚。不婚主义者的比例约为1.93%,高于性取向因素即同性恋或双性恋的0.38%。报告认为,婚姻对一些人来说,已经不是一条人生的必经之路。

  相信真爱宁缺毋滥

  单身人士相信真爱的比例很高,他们更看重感情基础而不是物质基础。过半受访者选择“有相爱的人就可以结婚,无关条件,没有合适的人不结婚也行”;45.08%的人选择了空虚寂寞为单身生活的压力之一,单身人士更看重内心的感受;39.3%的人会因为父母亲友催婚而感到有压力,但仅有3.27%选择“父母逼婚压力很大,有人可以结婚就去领证”,可见父母虽然催促,但单身人士还是很有主见,不会就此被逼入婚姻殿堂。

  在“择偶优势”选项中,35.03%的人表示对自己的外貌有信心,30.53%对自己的职业有信心(比例高于收入),除了身高、外貌、职业、收入、家庭背景等外在因素,有22.51%选择“其他”,可能是对内在美更有信心。有27.14%的人认为,自己在择偶方面没有任何优势。

  网上交友占据主导

  单身人群在职场中更加“拼命”,高达68.95%的人认为自己在职场中的最大优势是“可以加班加点没有牵挂”。虽然许多受访者仍然选择通过“亲戚朋友介绍”结识异性,但是多达80%注册了婚恋网站或交友产品,其中使用“qq、微博、人人、微信等社交网站”与“世纪佳缘、网易同城约会等婚恋产品或交友网站”已超过六成。网络已成为很多单身人士认识异性的最重要平台。尽管电视相亲节目搞得轰轰烈烈,但上过节目的单身人士只有0.76%,还没有报纸征婚的比例0.86%高。上海的受访者中,将近一半相过亲,每天都要登录婚恋网站的占31.61%,下载过超过3个以上手机交友应用的人有11.47%。

  不过,无论是全国还是上海,超过两成单身人士的行动力比较差,过半受访者表示最近3个月没有跟异性约会。报告同时提到,51.71%的人自己解决性需求,21.75%的人会找临时性伴侣来解决。

  单身经济蓬勃发展

  近日,一个名叫“寂寞拉面”的汤碗走红网络,人称“单身神器”。单身人士独自用餐时,往往与手机为伴,汤碗专门设计有卡槽,可供手机横竖架放,让使用者一边吃面,一边看手机。

  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魏尚进指出,孤独寂寞的单身汉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可能高达两个百分点。随着单身青年数量越来越多,有针对性的商品也越来越多——不少房产公司针对单身人士推出小户型公寓,50平方米左右的“迷你房”在市场上颇受欢迎。此外,家用产品也大兴“迷你”风,“一人份”电饭煲、汤锅、迷你电冰箱和洗衣机在市场上十分热销。

  此外,随着年龄增长,单身生活的压力也有所改变。18至27岁的青年认为同龄好友结婚、寂寞空虚和父母催婚是主要压力来源,均超过20%;对28至37岁的青年来说,父母压力增加;而对38岁以上的群体来说,同龄人影响和父母压力已减小到8%以下,独立解决生活问题、寂寞空虚和害怕生病没人照顾的比例增加到20%以上。对此,保险公司推出健康险、失业险,瞄准单身族群。

  关注单身生活质量

  普通工薪族占被调查人群的绝大多数,47.22%的受访者每月最大支出是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朋友聚会的开销也是大头,占17.55%。跟朋友聚会是单身人群排遣寂寞的必要途径,87.71%的人每月都会跟朋友聚会,16.62%的人聚会次数超过4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愿意花钱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高达60.89%的人一年旅游花费超过1000元,有4.87%的人年旅游花费在2万元以上。

  单身白领艾小小(化名)毕业自名牌高校,年薪25万元。她比较满意目前的生活状态,虽然“没有互相喜欢的人”,精神没有依靠有些遗憾,但工作、交友与陪伴父母也令生活相当充实。随着年龄增长,她认为单身压力更多来自自我认知。“我以前觉得30岁应该承担很多责任,包括照顾老小,但现在还是一个人,觉得对不起爸妈,自己基本还是扮演原生家庭里孩子的角色,爸妈还在支撑一个家庭。”

  今年艾小小已陪父母游玩了泰国、巴厘岛、新加坡、北京、三亚等地,从机票、酒店到公园门票、餐费、礼物全由她承担。“我的主要精力放在考项目管理师和陪父母这两件事上,因为年纪不小了,以后恋爱结婚生孩子接踵而来,那时候就没时间陪爸妈了。”

  网易同城约会总监彭元一直很关注婚恋交友人群,他认为急迫婚配者只是一小部分人,更多单身人士的婚配需求并不那么急切,注册婚恋网站更多是抱着尝试的态度。他们不愿把自己归类为“猴急”的“结婚狂”。青年们更关注个人生活质量,希望参与喜欢的活动,找到志同道合的人,通过共同经历培养感情。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综合新闻
   第A10版:焦点
   第A11版:民生新闻
   第A12版:科教卫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法治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专版
   第A17版:专版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财经新闻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5版:新民环球
   第B06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7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B08版:健康·博览/新民环球
   第B09版:广告
   第B10版:市场之窗
   第B11版:市场之窗/百货
   第B12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B13版:专版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专版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广告
   第B19版:广告
   第B2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1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2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4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5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6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7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8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29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3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31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32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33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34版:地产资讯/ 新民楼市
   第B35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36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37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3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39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40版:广告/新民楼市
不当“结婚狂” 单身也健康
大龄青年单身问题更多由经济原因造成
深圳:“剩男之都” 成都:“剩女之城”
新民晚报焦点A10不当“结婚狂” 单身也健康 2013-11-07 2 2013年11月0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