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力对比
■ 美军:3个舰艇编队。其中,第16特混编队由金凯德少将指挥,编有航母1艘(“企业”号)、战列舰1艘,巡洋舰2艘,驱逐舰8艘,舰载机82架;第17特混编队由莫雷尔少将指挥,编有航母1艘(“大黄蜂”号)、巡洋舰4艘,驱逐舰6艘,舰载机87架;第64特混编队由李少将指挥,编有战列舰1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6艘。
■ 日军:分为前进舰队和机动舰队。前进舰队由近藤信竹指挥,下辖航母编队和战列舰编队。航母编队包括2艘航母(“隼鹰”号和“飞鹰”号)、4艘驱逐舰。战列舰编队包括2艘战列舰、4艘重巡洋舰、1艘轻巡洋舰、12艘驱逐舰。机动舰队由南云忠一指挥,同样下辖航母编队和战列舰编队。航母编队包括3艘航母(“翔鹤”号、“瑞鹤”号、“瑞凤”号)、1艘重巡洋舰、8艘驱逐舰、171架舰载机;战列舰编队包括2艘战列舰、3艘重巡、1艘轻巡、7艘驱逐舰。
作战背景
1942年8月7日,盟军部队(主要是美军)在所罗门群岛中的瓜达尔卡纳尔岛(简称瓜岛)、图拉吉岛和佛罗里达群岛登陆,并展开了长达6个月的战斗。然而,在南太平洋,日军集中大量潜艇对美舰构成威胁。10月11日晚上至12日,一支美军舰队截击了刚刚炮轰瓜岛亨德森机场的日本舰队。但是,仅仅两天后,日本舰队再次炮轰亨德森机场,成功摧毁了机场上的大部分美军飞机,并严重破坏贮油设施。
为了打破瓜岛战役的僵局,美军展开了两方面的行动。首先,加快维修“企业”号航母,并于10月24日在埃斯皮里图桑托岛东北500千米处与“大黄蜂”号会合。其次,委派威廉·哈尔西中将担任南太平洋舰队指挥官。哈尔西上任后,立即有计划地吸引日本舰队决战。与此同时,日本方面也集结了5艘航母和足额舰载机,以及大量战列舰、巡洋舰和驱逐舰。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也希望吸引盟军海军决战。
作战过程
1942年10月10日,日本联合舰队从特鲁克基地倾巢出动。22日,“飞鹰”号航母因主机故障,由2艘驱逐舰保护返回基地。其余日军舰队一直在所罗门群岛以北海域待机。不过,由于日军在瓜岛的进攻一再失败,山本决定不管岛上战局,寻机与美军舰队决战。24日,日军舰队海上加油后连夜南下。
美军方面,第16、17特混编队于10月20日前后出海。24日10时许,第16、17编队在圣埃斯皮里图岛东北270海里会合。哈尔西指定由金凯德统一指挥,命令他率部前往圣克鲁斯群岛以北,阻截驶向瓜岛的日军舰队。而第64特混编队则前出到瓜岛海域,阻止日军对瓜岛的增援和对岛上机场的炮击。
23日,美军巡逻飞机在圣埃斯皮里图岛以北650海里处发现日军航母。当晚,圣埃斯皮里图岛的美军就派出数架水上飞机携带鱼雷前去攻击,却没有找到日军航母,只攻击了日军的“筑摩”号巡洋舰,但没有取得战果。“筑摩”号遭到攻击后,南云率部北撤,但在山本五十六的电令催促下,南云不得不掉头南下。
互相发现 大战揭幕
25日,美日舰队的距离迅速缩小,双方都派出飞机搜索。10时许,美军水上飞机在特混编队西北360海里处发现2艘日军航母,但很快丢失目标。11时30分,金凯德命令“企业”号派出12架飞机前去侦察,又于12时20分加派29架飞机前去攻击。由于日军被发现后就转向北撤,这两批飞机都未找到目标。返回时天色已黑,着舰时坠毁1架,另有6架因燃料耗尽在海上迫降。
16时,日军机动舰队转向南进。19时,前进舰队也转向南进。这时日军舰队的态势是:机动舰队的战列舰编队在前,航母编队在后,相距50海里;前进舰队位于机动舰队西北100海里处,其战列舰编队在东,航母编队在西。
26日2时许,日军机动舰队派出13架飞机分扇区搜索。3时许,金凯德命令“企业”号出动16架侦察轰炸机,2机1组,分扇区搜索,每机都携带1枚227千克炸弹,以便及时发动攻击。一组美军战机在距“企业”号85海里处遇到1架日军侦察机,双方擦肩而过。4时17分,这组美军战机发现日军机动舰队的战列舰编队,并继续向北搜寻。4时50分,日军侦察机发现美舰并发回报告,但却误报己方编号。
5时许,另一组美军战机发现“瑞凤”号航母,日军起飞9架战机拦截,“瑞凤”号也施放烟幕规避。美机避开拦截后突然俯冲投弹,炸弹命中飞行甲板,炸出1个直径15米的大洞。“瑞凤”号无法回收飞机,只好起飞剩下的所有飞机,然后在2艘驱逐舰的保护下向北撤退。
在美军战机攻击“瑞凤”号之前,南云就得到了美军舰队的位置,于5时25分起飞21架轰炸机、20架鱼雷机和21架战斗机扑向美舰。
“攻击波”擦肩而过
接到发现日军的报告后,金凯德于5时30分命令“大黄蜂”号出动第一攻击波(15架轰炸机、6架鱼雷机、8架战斗机),6时“企业”号出动第二攻击波(3架轰炸机、8架鱼雷机、8架战斗机),6时15分“大黄蜂”号起飞第三攻击波(9架轰炸机、9架鱼雷机、7架战斗机)。日美双方的机群在途中相遇,12架日军战机突然扑向美军第二攻击波,空战爆发,美军损失鱼雷机、战斗机各3架,日军损失4架飞机。
6时40分,美军舰载雷达发现一批飞机正在逼近,但一时难分敌我。等到确认敌机来袭,日机离航母已不足50海里。“企业”号迅速躲入附近的雷雨区,未被日机发现。7时10分,日军战机开始围攻“大黄蜂”号。“大黄蜂”号先后被命中4枚炸弹、2枚鱼雷,并被2架日军战机直接撞击。“大黄蜂”号机舱进水,电力中断,通讯断绝,四处起火,失去机动能力。日机离去后,舰员迅速扑灭大火,由巡洋舰拖曳返航。
就在日机攻击“大黄蜂”号时,美军战机也对日舰展开攻击。7时30分,第一攻击波的15架轰炸机到达日舰上空,尽管被击落、击伤各2架,但其余飞机仍向“瑞鹤”号俯冲投弹。“瑞鹤”号连中4弹,飞行甲板、机库、炮塔都被炸起火,通讯中断,南云不得不离开“瑞鹤”号,转移到“岚”号驱逐舰。第一攻击波中的6架鱼雷机未能找到日军航母,就攻击了日军的“铃谷”号巡洋舰,但未击中。美军的第二攻击波因途中遭遇日军机群,队形被打乱后分为两队,一队3架轰炸机攻击了“雾岛”号战列舰,另一队4架鱼雷机攻击了“筑摩”号巡洋舰,都没命中。美军第三攻击波则攻击了日军机动舰队的战列舰编队。
“大黄蜂”号被击沉
6时45分,日军起飞第二攻击波。“翔鹤”号出动19架轰炸机和5架战斗机,“瑞鹤”号出动了16架鱼雷机和4架战斗机。8时许飞临美军舰队上空,见“大黄蜂”号已经烈焰冲天,就转而攻击“企业”号。“企业”号航母和“南达科他”号战列舰都装备了大量四联装40毫米防空炮,并使用了近炸引信炮弹,防空火力很强。“翔鹤”号的机群首先发起攻击,在俯冲时就被击落大半,只有2枚炸弹命中“企业”号,此外还将“史密斯”号驱逐舰击伤。随后“瑞鹤”号的鱼雷机群开始攻击,但一开始就被击落7架,余下的9架从左右两侧对“企业”号实施鱼雷夹击,都被规避。同时,日军“伊-21”号潜艇也寻机击沉1艘驱逐舰。
日军前进舰队知道美军舰队位置后,近藤于7时14分命令“隼鹰”号起飞17架轰炸机和12架战斗机前去攻击。到达美舰队所在海域后,日机发现“大黄蜂”号已烟火弥漫,正打算转而攻击附近的巡洋舰,忽然见“企业”号从雨区驶出。日机刚开始向“企业”号俯冲就遭到了凶猛火力的拦截,顿时被击落8架飞机,队形也被打乱。当日机终于突破拦截时,却找不到“企业”号了,只好攻击“南达科他”号战列舰和“圣胡安”号巡洋舰,这两舰各中一弹受轻伤。
至中午时分,日军已经取得了很大战果,但自身损失也不小。近藤决定调整部署,以利再战。美军方面金凯德见己方损失惨重,便率舰队向东撤退,只有“大黄蜂”号被巡洋舰拖曳着缓缓而行,逐渐落在后面。
下午,日机又对“大黄蜂”号进行了4次攻击,命中1枚鱼雷和2枚炸弹,该舰主机舱进水,多处起火,舰体倾斜14度,第17特混编队司令莫雷尔下令弃舰。17时许,2艘美军驱逐舰接收“大黄蜂”号舰员后,向该舰发射了全部鱼雷和400余发炮弹,却仍未能将其击沉。鉴于日军舰队即将逼近,只得离去。20时许,日军战列舰编队赶到,2艘日军驱逐舰再次发射2枚鱼雷,最终将“大黄蜂”号击沉。之后,日军掉头北返。27日凌晨,返航中的日军舰队遭到美军水上飞机的鱼雷攻击,一艘驱逐舰被击伤。近藤不敢久留,率领舰队撤往特鲁克。
作战评价
此战中,美军被击沉航母、驱逐舰各1艘,另有航母、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各1艘被击伤,损失舰载机74架。日军2艘航母、1艘巡洋舰、1艘驱逐舰被击伤,损失舰载机100架。相对来说,日军损失较小。不过,日军在此战中损失的舰载机和飞行员很难得到弥补,美军却能源源不断地获得补充。从这个角度看,美军用战术上的失利换取了战略上的胜利。历史学家埃里克·哈梅尔总结道,“圣克鲁斯之战日本获胜,但这场胜利却令日本失去了赢得战争的最后希望。” 李夜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