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论坛/新民环球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欧洲学会理事 张耀
~~~上海欧洲学会理事 张耀
     
2013年11月07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窃听门”对欧美关系影响有多大
上海欧洲学会理事 张耀
张耀
张耀
  自今年6月以来,“棱镜门”事件持续发酵。近日,该丑闻再度升级,欧洲各国发现即便自己身为美国最重要的盟国和伙伴,从国家领导人到平民百姓的几乎所有信息,包括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社交网络工具等无不处于美国的监控之下。那么,美国为什么要这样做?美欧关系会不会因此恶化?本版编辑请专家作详细解读。

  1

  同样监听盟国伙伴

  反映美国霸权心态

  问:作为盟国,美国为何要长期监控欧洲?

  答:按照西方媒体已经披露的信息,美国对欧洲盟国的监听覆盖之广,监听程度之深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欧洲大国德国的政治体系遭到了美国的全面监控,坐落在柏林市中心勃兰登堡门附近的美国大使馆周围分布着德国国会大厦、默克尔的总理官邸以及联邦德国的政治中心——联邦政府工作区,大使馆楼顶安装着被称为“白盒子”的巨大监听设备,德国政界的几乎所有电子信息,包括默克尔总理的私人电话全部处在美国的监控之下。

  另一个欧洲大国法国同样遭受了“特殊待遇”,美国国安局的一代号“美国-985D”的监控项目,自动对法国国内某些电话号码的通话进行录音,记录某些手机短信息,不仅把恐怖活动嫌疑人列为监控目标,而且针对一些法国商界、政界头面人物。法国主要日报《世界报》披露,去年12月10日至今年1月8日,美国国安局在30天时间内对法国公民7030万次电话通话进行录音,其中2012年12月24日和1月7日两天达到高峰,每天达700万次。这意味着,法国上至高官巨贾,下到平民百姓,几乎每天、几乎每人都是美国窃听的对象。

  除了法德两个欧洲大国外,大量其他的欧洲国家都未能从美国的监听名单中免除,前意大利总理普罗迪曾发现自己在阳台上与国内人士的通话也被完全泄露。即便如奥地利这样的与世无争的中立小国也处于美国的监听之下,据悉,美国国家安全局在维也纳运行着一个监听站,而32%的奥地利人相信,自己的电话通话曾经被监听过。据英国《卫报》透露,大约有35个国家的国家元首的电子通讯信息遭到了美国的监听。

  一般而言,一个国家对被认为对本国形成威胁的敌对国家或者组织进行情报监控通常能够被理解,至少从逻辑上有合理原因,但美国为什么要对欧洲这些盟国和伙伴进行大规模的监听呢?其实这反映了美国作为一个超级大国的全球霸权心态。对于一个全球霸权而言,为确保自己的利益和控制能力,它认为必须对所有信息进行有效的监控,敌人的信息当然需要监控,这关系到能否保证美国的安全。盟国和伙伴的信息同样需要监控,因为这可以了解盟国和伙伴的想法和需求,对美国政策的态度,以及他们和美国的敌人或者美国的竞争对手的联系情况等。所有这些信息都被认为对于美国战略和政策的制定、美国掌控和盟国的关系等是必须的。

  2

  欧洲官方反应激烈

  拟定制度防止窃听

  问:“窃听门”曝光后,欧洲国家的反应如何?

  答:“窃听门”事件在欧洲再度爆发,引发了欧洲国家的强烈反应。欧洲官方和舆论认为美国对欧洲盟国大规模的监听不仅冲击了官方之间的互信关系,而且对欧洲国家的公民权利形成了巨大挑战,因而纷纷表示不满并要求美国做出相关解释。

  对于一些受到美国监听项目重点“关照”的欧洲国家,其官方反应更为激烈。德国司法部长劳伊特豪瑟-施纳伦博格已致信美国司法部,要求说明是否有德国公民成为美国窃听目标。德国政府还召见美国驻德大使约翰·埃默森,据西方媒体披露,这位今年8月刚刚上任的美国外交官“被狠剋了一顿”。德国还紧急派出安全部门官员与美国官员在华盛顿“秘密”会面,试图缓解由监听丑闻引发的两国关系紧张局面。德国还曾经派出了直升机对美国驻德国大使馆进行“扫描”。对大使馆的热成像扫描证实,大使馆屋顶温度明显高于建筑物其他区域,表明的确存在较大功率的电子设备。

  除了欧洲各国政府和媒体层面的不满和抗议之外,欧洲国家也开始准备在多边场合就制度上防止这种大规模电子监控进行努力和尝试。法国等国表示将推动保护欧盟数据安全的法案。德国也准备和同样饱受美国监听之痛的拉美大国巴西牵头起草一项联合国大会决议,以保障各国民众的网络隐私权。

  3

  美欧互信受到冲击

  不会撼动合作基础

  问:“窃听门”持续发酵,欧洲会不会因此远离美国?对美欧关系有无现实和长远的影响?

  答:欧洲“窃听门”丑闻爆发以来,欧洲民众对此表示了强烈不满和愤怒。

  从近期看,美欧关系的气氛显然遇到了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双方互信关系受到了冲击。

  二战后,欧洲作为美国的主要盟国和伙伴,几乎在所有重大问题上都支持了美国。2001年“9·11”事件后,美国在全球开展反恐战争,欧洲基本是持配合和支持态度的。当时美国以反恐为由,对全球加强的信息监控,包括对欧洲国家的信息监控,据意大利前总理普罗迪透露,事实上当时欧洲各国首脑明知美国的信息监控对欧洲民众的公民权利和各国国家利益都有一定伤害,但出于维护美欧关系和反恐合作需要,欧洲各国对此几乎忍让了十年之久。但此次“窃听门”事件表明美国对于欧洲盟国的配合和忍让并不以为然,而是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依然不断扩大对欧洲盟国的监听范围和深度,使得欧洲国家认为美国对其盟国并没有充分信任,也不在乎自己盟国的感受。

  在国内民众的情绪和舆论的推动下,欧洲政府在近期内必然会对美国进行各种各样的交涉,使得美欧关系近期内会纠结于此一问题,在其他双边问题上的合作和磋商难以顺利进行。

  从长期看,笔者以为此次“窃听门”事件不足以对美欧关系形成根本冲击从而撼动美欧关系的基础。美欧双边关系的基础并不仅仅依赖于双方的互信,而是依赖于双方的战略利益、共同价值观、历史和宗教文化传统、共同的安全和经济利益等诸多因素。仅仅一个问题的冲突是不足以根本改变美欧关系大局的。在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在某些问题上美欧双方出现重大意见分歧,比如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但在问题淡化以后美欧双方还是能够修复其盟友关系的。

  即便从情报问题本身而言,事实上美欧各国情报系统间的合作也是非常密切的,由于技术、资源等因素,欧洲各国收集情报的能力远远不如美国的情报系统。在很多问题,包括欧洲各国自身的关切问题上,欧洲在一定程度上还需要美国情报的帮助,因此仅仅因为美国情报系统的过度行为而导致美欧双方分道扬镳是难以设想的。

  4

  美欧力求平息风波

  制定新的行为规则

  问:这一风波最后会如何收场?

  答:目前,这场“窃听门”事件还在沸沸扬扬,但总体上而言,双方官方和民间都并没有情绪激愤,准备彻底追究。从趋势上看,美欧都希望能够在双方保持体面的情况下逐渐结束这场纠纷并寻找出新的游戏规则。

  从欧洲方面而言,其实欧洲国家都知道,以美国这样的国家心态,是绝对不可能放弃对全世界的信息监控的,美国对所有它关心的领域尽可能全覆盖的信息收集是必然的。这次风波之所以闹得如此之大,是欧洲国家没有想到美国对自己的盟国的监控居然达到如此规模,上至国家首脑下至平民百姓居然无一漏网,尤其是对各国首脑长期的信息监听包括其私人生活信息的监控,使得欧洲国家的自尊心受到巨大冲击。但是欧洲国家也并不指望美国会放弃其既有政策,而只是希望美国对其过往行为作出解释,并对今后的行为作出一番规范。其实也是一种希望得到盟主安抚的心态。比如德国国防部长托马斯·德迈齐埃一方面认为:“(监听事件)显然破坏了信任”,但同时也希望美欧“应该恢复信任”,“这需要依靠双方达成一致”。

  从美国方面而言,一方面其超级大国的霸权心态决定了其认为自己有权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进行全面监控,包括自己盟友的情况乃至欧洲领导人的私生活信息。另一方面,美国方面还觉得欧洲国家作为盟友不太理解自己作为盟主的苦心,不领情,美国的全方位信息监控自然也对欧洲国家担心的一些问题进行信息收集。一些美国政界人物甚至认为美国的监控行动维护欧洲的安全,欧洲人应该心怀感激。

  鉴于双方的上述心态,很难说双方会在此问题上持续不断地争吵下去,而是会寻找尽快摆脱危机的路径,平息事态。现在美国政府方面也在试图安抚欧洲盟友,奥巴马在不断做出解释,国务卿克里在访问欧洲时也表示美国的行为有点过分了。美国方面也放风出来说今后美国将不再监视欧洲领导人个人信息,而且美国也准备和这次事件中最大的不满方德国签署有关互不监听的协议。欧洲各国在美国政府作出一定的姿态,放低身段进行一番公共外交后估计也会就坡下驴。今后双方会把这一问题导入双方情报系统如何进行有效合作,制定新的行为规则的轨道上去。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综合新闻
   第A10版:焦点
   第A11版:民生新闻
   第A12版:科教卫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法治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专版
   第A17版:专版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财经新闻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5版:新民环球
   第B06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7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B08版:健康·博览/新民环球
   第B09版:广告
   第B10版:市场之窗
   第B11版:市场之窗/百货
   第B12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B13版:专版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专版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广告
   第B19版:广告
   第B2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1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2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4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5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6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7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8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29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3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31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32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33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34版:地产资讯/ 新民楼市
   第B35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36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37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3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39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40版:广告/新民楼市
“窃听门”对欧美关系影响有多大
广告
新民晚报论坛/新民环球B06“窃听门”对欧美关系影响有多大 2013-11-07 2 2013年11月0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