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7:新民环球/人物
     
本版列表新闻
主张帮穷人争取公平 娶了同性恋黑人妻子~~~
主张帮穷人争取公平 娶了同性恋黑人妻子~~~
主张帮穷人争取公平 娶了同性恋黑人妻子~~~
     
2013年11月07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张帮穷人争取公平 娶了同性恋黑人妻子
纽约新“左派”市长德布拉西奥
唐昀
■ 德布拉西奥与妻子本版图片GJ
■ 年轻时的德布拉西奥一家与克林顿夫妇
  在11月5日的纽约市长选举中,民主党候选人、“左派中的左派”德布拉西奥打了一场“最没悬念的战争”,以超出对手40个百分点的巨大优势胜出,成为纽约24年来首位民主党籍市长。

  德布拉西奥在竞选中许下一系列社会公平的承诺,听起来很美,但能否兑现,连他的左派朋友都不那么确定。

  “切·德布拉西奥”

  德布拉西奥身高1.96米。有人问他,身高对他竞选市长有无帮助,他说:“当然,美国总统选举中,总是个子高的那个人胜出。”

  《纽约时报》评价说,尽管纽约市的民主党人数量远远超过共和党人。但自1989年以来,民主党人始终无缘问鼎市长宝座。德布拉西奥的胜利堪称一场“完美风暴”,将给纽约市政厅带来巨大变化。

  德布拉西奥确实与众不同。他年轻时倾心社会主义,曾前往尼加拉瓜为当地革命组织募款。尽管他在市长竞选中刻意淡化了这段历史,但仍被视为“左派中的左派”,默多克新闻集团旗下报纸《纽约邮报》甚至借用切·格瓦拉之名,称之为“切·德布拉西奥”。

  德布拉西奥的竞选主张明显倾向社会公平:反对企业补贴;支持向更多失业者和贫民发放食物券;支持带薪病假;主张提高对富人的征税,用于全面义务学前教育;倡导移民法改革,让符合条件的非法移民得到合法身份等。

  今年7月,为抗议长岛学院医院被关闭,德布拉西奥前往纽约州立大学校长办公室门前示威,高呼口号“没有医院,没有安宁”,批评州立大学不关心区内居民健康,结果遭警方逮捕。此举为他赚足眼球,支持率大增。

  父母受到迫害

  德布拉西奥的父亲是一位二战英雄,在冲绳战役中失去一条腿,战前就读于耶鲁大学。回国后,他在哈佛大学继续学业,后就职于商务部。母亲是意大利移民后代,毕业于史密斯学院,在战争资讯办公室上班。在麦卡锡时代的反共浪潮中,两人都受到调查,于是离开华盛顿,移居纽约,后又举家迁往马萨诸塞州。父亲始终没能走出战争阴影,终日借酒浇愁。德布拉西奥7岁那年,父亲离家出走,再没回来。数年后,家人才得知他不堪肺癌困扰,开枪自尽。

  此事给德布拉西奥很大伤害。因为不满父亲的做法,他愤然改姓母姓。他承认母亲对自己影响最大。他说:“发生的一切令她心碎……当麦卡锡主义袭来时,她虽然深受其害,但并不惶恐,反而更加坚强,不像父亲那么脆弱。”

  父母婚姻的不幸并未抑制德布拉西奥对家庭的渴望。在纽约市政厅工作时,他遇到人权委员会新闻办公室雇员舍琳·麦克雷,对这位能干的非洲裔女子展开热烈追求,即便舍琳坦白自己是同性恋也不退缩,最终修成正果。如今,两人育有一子一女。

  这样一个“多元化”家庭恰恰体现了美国“文化熔炉”的特点,尤其是在以多元文化著称的纽约,德布拉西奥的家庭背景为他加分不少。9月初选结果揭晓时,他带着妻子和一双儿女出席胜选晚会,这个“黑白配”的美国家庭不仅赢得众多非洲裔与拉丁裔选票,也收买了不少自由派选民的心。

  学生领袖起步

  上高中时,德布拉西奥就关注政治,在纽约大学读书时更是一名学生运动领袖。他创建了学生权益联盟,组织集会抗议学费涨价,在图书馆前静坐要求延长开放时间。

  后来,他在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和公共事务学院继续深造,并结交了对其仕途有重要影响的朋友,其中一位是林奇。林奇是1989年丁金斯胜出纽约市长选举的幕后推手。经林奇引荐,德布拉西奥担任市政厅社区事务助理。

  德布拉西奥在克林顿1992年总统竞选团队中担任纽约州负责人,得到克林顿重要幕僚伊克斯的指点;在克林顿第二个总统任期中,他在住房和城市发展部部长科莫手下担任纽约和新泽西州的地区负责人;2000年,希拉里·克林顿竞选参议员,他是竞选团队经理。

  希拉里竞选团队一名成员回忆说:“他是那种善于和人打交道的人,总能找到彼此的共同立场,并且做事深谋远虑。”

  2009年,任市议员的德布拉西奥有意参选纽约公共议政员一职。他得知华裔市议员刘醇逸可能会是个强劲对手,于是打去一个“热情洋溢”的电话,劝说对方改而竞选审计长。当时,刘醇逸正和几个工人领袖吃早茶。他们倾向于支持德布拉西奥,但表示,如果刘醇逸竞选审计长,同样会得到他们的支持。于是,刘醇逸愉快地改变了主意。最终,两人都如愿以偿。

  超级“混搭”派

  德布拉西奥以左派姿态当选,令纽约的富人有些惴惴不安;不过,他那些左派朋友对他上台后能否兑现政治理想似乎也不那么放心。毕竟,他的政治培训主要来自科莫和希拉里这样的超级现实主义者,可能最终为确保“政治正确”而变得碌碌无为,政绩乏善可陈。

  有人说,他将是一个非常复杂而罕见的“混搭”派,既是理论家,也是实干家。他本人如此阐述自己的政治哲学:“我的世界观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新政’,一部分是欧洲的社会民主,一部分是解放神学。”他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但深受20世纪后期美洲左翼势力影响。他说:“我扎根于进步主义运动,这始终是我看待世界的出发点。”

  德布拉西奥将于明年1月接替现任市长布隆伯格,他很快将面临考验:如何说服州立法机构批准对纽约富人增税,以资助学前教育计划、缩小贫富差距。

  曾是德布拉西奥豪上司的老牌政客科莫现任纽约州州长,他力主降低纽约税收。但德布拉西奥的团队认为,科莫未必是不可攻陷的堡垒。德布拉西奥在市长选举中的压倒性胜利,会让科莫重新权衡自己的立场,因为在明年的中期选举中,他需要仰仗德布拉西奥赢得左派阵营的支持。一位对两人都很熟悉的政客说:“德布拉西奥面临的两难境地将是:假如科莫同意给他发展学前教育的钱,但同时把穷人逐出纽约城,他该怎么办?”

  德布拉西奥似乎并不那么悲观。他说:“当然,我接触的部分商界领袖对此不感兴趣,但也有一些商界人士非常积极,认为不平等危机近在眼前。我所关心的是寻找合作的领域,切实创造就业机会。”

  民主党一名高层战略师如此评价德布拉西奥:“他是一个进步主义者,更是一个实用主义者。他可以讨价还价,这就是华尔街喜欢他的原因。他们都是‘生意人’。”      唐昀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综合新闻
   第A10版:焦点
   第A11版:民生新闻
   第A12版:科教卫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法治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专版
   第A17版:专版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财经新闻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5版:新民环球
   第B06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7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B08版:健康·博览/新民环球
   第B09版:广告
   第B10版:市场之窗
   第B11版:市场之窗/百货
   第B12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B13版:专版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专版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广告
   第B19版:广告
   第B2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1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2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4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5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6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7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8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29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3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31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32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33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34版:地产资讯/ 新民楼市
   第B35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36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37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3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39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40版:广告/新民楼市
纽约新“左派”市长德布拉西奥
首位华裔竞选纽约市长
广告
新民晚报新民环球/人物B07纽约新“左派”市长德布拉西奥 2013-11-07 2 2013年11月0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