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一位做餐饮生意的好友由于生意平平,脑筋一转将饭店改成了一家野菜馆,不仅菜是清一色的野菜,连主食也是野菜团,野菜包子、野菜饺子等。野菜馆开张后食客接踵而来,生意做得煞是红火。
由此联想到,如今漫步市场,只要与土字、野字沾边的东西,都无一例外地时髦起来。超市里,那些“土鸡蛋”、“葛粉”、“野蕨”等土产品摆在货架上特别醒目。菜市场里,买菜的大妈为能买到新鲜的本大蒜、本莴笋和本猪肉而津津乐道。她们说的“本”就是“土”。而那些“土鸡”、“土鸭”和与“土”字沾了一点边的农产品,都比大棚里的蔬菜、圈养的鸡鸭价格高出许多。
正如吃惯了大米饭的人如果换上一餐玉米饭,也许会多吃个一、两碗,吃腻了大鱼大肉的人如果来几碗野菜肯定会吃得津津有味,时代在变消费也在变,对经营者来说,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就是生意的闪光点,就要以变应变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去顺应和满足新的消费需求,才能把生意做活。
野菜馆经营者正是凭借各自敏锐的洞察力,抓住了一部分顾客渴求“越土越好”返璞归真的消费心理,大胆地从古、土、俗和特色上做文章,从中挖掘出了一些独特的经营项目,“土”字里面淘出了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