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2014年03月2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中国童话
沈月明
  沈月明

  前两日下决心买了套《中国童话》,全集36本,买回家稍微翻了翻,感觉到久违的唯美和用心。

  其实这套书改编自很多中国神话、民间传说,对一个幼儿园小班的孩子来说,可谓“高深”。但要不管不顾地讲给他听,实在是因为没有更多别的选择。

  在去年所谓“双十一”促销时,我买过一大堆大陆出版的各类幼儿读物。经典童话、宝宝好习惯、双向亲子阅读等等。买回来才知道,大部分的所谓丛书,都只是卖个概念而已。内容不说胡编乱造,至少也是不用心、不专业。比如讲宝宝应该多吃饭,就说一只小狼看到一只胖兔子束手无策,终于决定多吃饭,以后要一口吃下两只兔子!相当暴力。那些故事,只要受过小学以上教育的家长基本都编得出。而那些画,要么沿袭我儿童时代的陈旧技法,要么生硬模仿外国名作,有些书的绘画水平堪称“惨不忍睹”。但这还都是专业层面的问题,更为恶劣的是造假。编几个外国作者、画家的名字,没有原作的出版情况,故事的拙劣程度让你根本不能相信这些是“世界最美童话”。

  幼儿读物的市场在中国何其巨大,但就像中国的配方奶粉业,让很多家长失去了信心,宁愿花高价去买“舶来品”。

  反观《中国童话》,介绍中说每一个故事都要给儿童试读,不改到孩子放弃游戏静静听下去不罢休。我不知道它有没有篇篇做到,但我至少感受他们一种创造经典的追求。一个绘本是不是良心之作,我有一个很简单的标准:就看你一幅画上线条够不够多,动物数量够不够多。比如《中国童话》“桃花源”篇,插图画了满页的桃花,堂皇、瑰丽,如何让人不心生欢喜和感动。而世界著名童书《不一样的卡梅拉》,首页画上几十上百只小鸡!每个神态各异,这才是心里有孩子、不糊弄孩子的好作品。

  其实做童书,就像做奶粉一样,只要有了两样东西没有理由做不好,那就是良心和爱心。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特稿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家装专版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申城社区
   第A27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专版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自贸之窗
   第B04版:热点解读/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创业钱途
   第B06版:金融天地/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公司探营
   第B08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证券服务
   第B12版:彩票世界/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网上网下
   第B14版:房产在线/陆家嘴金融城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城里城外
   第B16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发人深省的“兰考之问”
中国童话
“穿”得远一些
为信访敞开“法治大门”
客满
从故宫保安被打说起
美国版评论·随笔A02中国童话 2014-03-21 2 2014年03月2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