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华东地区首例“经心尖微创主动脉瓣置换术”,同时实现了中山医院在微创心脏瓣膜外科领域的再突破。
上周六,由王春生教授和魏来副主任医师领衔的心外科团队首先在顾阿婆的心尖部位戳了一个小孔,然后通过操控一根细长如筷子状的输送杆,将全新的生物瓣膜送入她的心腔。在造影屏幕的监视下,新瓣膜被准确定植于病变主动脉瓣的位置上。整个手术过程非常顺利,耗时仅1个多小时,顾阿婆的心跳和血压均未受到任何干扰,胸骨肋骨也无任何破坏,更无需体外循环,出血量不超过30毫升。术后半小时,顾阿婆即在手术室内苏醒并顺利停用呼吸机。
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微创学组组长、中山医院心外科主任王春生教授介绍说,对于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通过外科手术置换瓣膜,但这种方式需要将胸骨正中锯开,还需要体外循环支持,创伤大、出血多、恢复慢。尤其是老年患者,还要承担多个脏器功能衰竭的风险。“经心尖微创主动脉瓣置换术(TAVI)”大大降低了手术创伤和风险,可以使得大量原本已失去治疗机会的高龄高危病人得到救治。
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心脏病,65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约占到3%,80岁以上高龄人群中约占到5%。据估计,我国至少有30%~50%的主动脉瓣病变患者因高龄、心功能差、存在严重合并症等情况无法耐受手术或因恐惧而放弃外科治疗,这是长期困扰心外科学术界的一大难题。
中山医院是国内公认的微创心脏外科的领头羊,在瓣膜手术方面具有强大的实力和丰富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