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首家迈入500万辆阵营的车企,上汽坚持自主创新,深挖市场,稳扎稳打,不仅发布了“最强动力总成”,还构建了包括纯电动轿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燃料电池轿车在内的新能源体系,引领中国自主品牌进入发展新阶段。
突破“动力”瓶颈
长期以来,动力总成技术滞后,一直是制约中国自主品牌车企发展的一大瓶颈。上汽的自主品牌荣威和MG产品,一直谋求突破,早在5年前,就着手进行全新动力总成的研发工作,如今开花结果——“CUBE-TECH”,率先突破了中国汽车行业的“动力瓶颈”。
上汽制定了打造前瞻性的动力总成研发战略:采取自主研发与联合开发并举的方式。在全新的动力总成“CUBE-TECH”中,小排量的SGE发动机与跨国公司联合开发,较大排量的MGE发动机选择自主开发。此前,“CUBE-TECH”动力总成中自主研发部分已经顺利完成,MGE系列中的代表机型2.0T发动机已投入使用。
“CUBE-TECH”的发布,意味着上汽成为整个中国汽车行业中第一个同时攻克高效发动机和先进自动变速器的汽车企业。换句话说,上汽拥有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资格登上国际舞台的动力总成。与通用的联合开发的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共享知识产权”,也意味着上汽在海外市场开启了一条绿色通道。
按照计划,未来5年,上汽将在下一代产品中全面搭载全新的动力总成。通过这一套动力总成系统,将实现三个“超过20%”的提升:性能提高超过20%,碳排放降低超过20%,油耗降低超过20%。
56亿元研发新能源车
上汽不仅在传统动力领域有重大突破,在新能源方面的成绩同样令人瞩目。
经过6年的研究与发展,上汽新能源产品已初具规模,新能源全产业链的建设也初见雏形。目前上汽新能源产品包括荣威E50纯电动轿车、荣威550PLUG-IN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及荣威950燃料电池轿车,上汽成为国内首家在混合动力、纯电动、插电式燃料电池三大领域均拥有全球领先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品牌车企,上汽也依靠荣威950插电式燃料电池轿车,首次与全球汽车巨头站在了“氢动能”市场化竞争起跑线上。
上汽荣威品牌在插电强混、纯电动和燃料电池等领域,在国内最早实现了市场化。目前,国内自主品牌中,已经具备氢燃料汽车市场化能力的车企也仅有上汽一家。
“上汽集团在发展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技术路线是:瞄准汽车驱动电力化趋势,重点加快推进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产业化,持续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研发升级和示范运行。”上汽集团总工程师凌天钧告诉记者,目前上汽集团已经掌控了“三电”(电池、电机、电控)核心技术,将进一步加大投入,突破新能源汽车瓶颈。据介绍,在2009-2013年5年间,上汽集团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研发投入已经超过56亿元,上汽自主品牌研发队伍已经拥有超过3000名工程师。“2014年,荣威E50纯电动车计划销售500辆以上,荣威550插电式强混销量将超过2000辆。”凌天钧表示:“我们要做最适合大众消费者的新能源汽车。”
目前,上汽已经在动力电池系统、电驱变速箱、纯电动驱动电机、插电式混合动力驱动电机、ISG集成式启动/发电机项目、电力电子、电动转向系统等核心零部件上初步建立产业链,并掌握了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本报记者 叶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