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生长在天目山区的青山绿水之中,对茶叶最熟悉也最亲切不过了。老家不仅田多,山也多,真可谓“田野上稻穗摇摆,山林间茶叶飘香”。采春茶的时节多雨水。妇女们身披蓑衣,头戴竹笠,或者就披着不同颜色的塑料布,肩背竹篓采茶忙。这时的茶山,是“娘子军”的战场……
在茶乡长大,喝茶自然成了嗜好。茶乡的人喝茶讲究,我从小就知道,谷雨这一天采来的茶叶是最好喝的。母亲说:“谷雨茶能明目、清肝火。”
亲朋好友知道我爱喝茶,常常馈赠许多好茶,包装精美的普洱茶、铁观音、龙井茶、天目青顶、碧螺春,还有安吉产的白茶。而每年春上,我一定要在家乡朋友处买上许多谷雨前后的绿茶,让自己尽情喝个够。
茶是中国最早的饮料。从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宋代宋徽宗的《大观茶论》、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到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在那些发黄书页里,都有余香袅袅的茶香,弥漫出中华茶文化的气息。
夜晚坐在书房,泡一杯清茶,或翻看书页,或提笔写作,细品佳茗,齿颊留香之际,文思像高山的云雾,在脑中氤氲升腾。茶香浸润肺腑的同时,精神便在虚静中升华净化。这个世界是喧嚣躁动的,但有了茶,就可保持一份心灵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