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3月18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对老束的记忆
张攻非
  张攻非

  在新民晚报担任过37年总编辑的束纫秋去世三年了。我始终觉得他还活着,因为我的心里,始终有他活动的身影,始终有和他的交流,尤其在晚报今年纪念复刊30周年的日子里。

  我认识老束,是在复刊前的1981年。他那时60多岁了,给我们这些个不了解晚报、又即将担当编采责任的新人讲课,不遗余力。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是两点:“以小见大”和“抓活魚”。赵超构提出“飞入寻常百姓家”是晚报的办报方针,老束提出的就是办报思路。没有这样明确的思路,晚报也不可能那么快地形成鲜明特色。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普陀区党校一个干部结婚,党支部书记踏三轮车帮助送嫁妆。记者发了稿子拍了照片,新闻的小样清早就被老束看到了。他立即通知时任一版责任编辑的我,发头版头条。他是从这一件小事中看岀了改变社会风气的大主题。

  每天早上7点半到办公室看当天见报的稿件小样,这是他的习惯;下午到编采各部串门聊天,是他的嗜好。他从中把握报纸的命脉。

  老束和我们这些后辈交流,完全是平等的、推心置腹的。他从无指令性的语气,口头禅是:“你看怎么样呢?”也许因为我的屡遭磨难;也许因为我对报纸的专注;也许我们都认为办报要有第六感觉,我与老束的交流可以说是比较多的吧。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对版面改革的鼎力支持与引导。有一年上海市委召开全会,市委第一书记陈国栋提岀年内要解决的几个问题,排在第一的是住房。我当天头条做的主标题,就强调住房是上海第一号问题。老束说,过去会议新闻报道,没这么做过,你做得对。这实际上是鼓励打破四平八稳、突出新闻热点的改革。改革总是有阻力的。有一篇稿件我撤出版面,遭到上下严重的质疑。老束写了大段意见,认为不登报是正确的,平息了风波。人一生有多少曲折、多少历练、多少困惑?需要的就是一种支撑。老将(晚报人对赵超构的尊称)、老束给了后辈人继承和改革多大的勇气、力量啊!

  老束说,他很喜欢研究我。他对我有过三次评价。其中一次在干部考核会上的评价是:忠、孝、节、义。他解释说,忠于报社,孝敬长辈,做事有节,仗义执言。我想,这不一定就是讲我。我们不是应该看成为一个老报人对下一代又下一代报人的希望和要求吗?

  赵超构是旗帜,束纫秋是榜样。正是在旗帜的召唤下,在榜样的影响下,报人报心凝聚,晚报登上了史所未见的高峰,铸就了新民晚报人永远的骄傲。

  一篇短文难以尽述我记忆中老束的闪光篇章。但这篇章,不断萦绕着我们的魂灵,使我们久久不能忘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第6届春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文娱新闻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A09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读者之声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上海人家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音响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对老束的记忆
保护和利用
兔的传说
小区的阅报栏
心的修炼
故乡的芙蓉树
十日谈
图片新闻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B02对老束的记忆 2012-03-18 2 2012年03月18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