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附中 高三(10)班
人生匆匆,总是在追逐中遗失了当下的美好,或许永远达不到,或许在达到的那一刻幻灭。韶华白首,转瞬即改,再没有那么多年华能丢失在无谓的追逐上。大梦初醒之时,世态早已沧桑变迁,可笑自己,还执着于那个虚无的梦。
但是,人之一生,总得追求些什么,否则虚了一生,尚不知来去缘由。有些人满足于眼下利益,沉醉在汪洋大海的小孤岛上,你不能否认他的做法,因为谁也不知道,离开了那个孤岛,将会是怎样的路途,也许可以找到大陆,但更多的可能是,迷失在茫茫大海之中,连原来得以生存的孤岛也再无法寻到。
有些人志存高远,向往浩瀚寰宇,旷阔尘世。但有时,你会因为目标的广远,终点的渺茫而无所适从,每走上一条岔路,都在犹豫,前方会是什么,另外的路,又会错过些什么。总无法判断正确与错误,不知道前进或后退,想要尝试每一条路,却在最后回到了起点,终了此生,还在迷茫于应该先迈出哪一步。
有些人贪多好利,却花了毕生的时光规划路线;有些人患得患失,面对众多的选择而无所可求;有些人执迷不悟,直走到了万丈深渊仍不知回头。
到底怎样的追求才有意义?到底怎样的人生才是不枉?
其实,重要的并不是追求些什么,得到些什么,结局是什么。而在于,如何去追求,如何在追求中感受生命的意义。这种追求不是随波逐流,挤在人群中不知所向;不是刻意辟新,走在荆棘丛中伤害自己;不是听命于人,成为一个只会定向移动的机器。
你可以在途中任意一个停歇的地方,适当适时地改变或调整所求的东西——当你发现它太过遥远或有些不合时宜的时候。你可以在够到它之前,看一看它后面的景致——目标是一种一旦拥有就会失去的东西,所以如果想拥有它,就必须找到一个它的替代品。
追求只是一种动力,不要妄想有朝一日伸一伸手就能得到它,如果眼中只有它,那将什么也得不到。所以,为了所求而努力,并不是为了最终能爬上山顶,而是好好欣赏路上的美景,偶尔停一停脚步,你将看到天际的来鸿去燕,听到林间的宿鸟鸣虫,闻到身周的香草清露,感受途中的柔风暖阳。它是欲速则不达的,拾级飞奔只会让它更遥远。哪怕缓步而行也无妨,关键是不能为了要早日登上山顶而放弃应有的仁义道德。你需要随时准备停下,去拉一拉滑下坡去的路人,让一让伏在道中的蛙虫,避一避向阳而冒昧挡路的花草。如果这些都不管不顾,冷眼旁观,肆意践踏,那么它们只会成为阻挡上山的阵法,缠得直到你迷失自我——道义,是你唯一的护身符,如果连它都可以抛弃,那么追求也变得毫无意义。
它只是你前进的方向,并非固定的路线,如果仍怀有一份好奇之心,探究之意,创新之能,就可能得到意外的收获。
韩愈在《柳子厚墓志铭》中写道:“虽使子厚得所愿,为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柳宗元仕途不济,抑郁寡欢,也因此流传诸多妙文佳作。如韩愈所言,孰得孰失,必能分辨。李煜意想做一个好皇帝,但山河日下,其势微乎,也便成就了其词坛绝唱。贯看亘古,李白、岳飞、辛弃疾无不如此。
老庄求道,孔孟求仁,这些永远无法实现,但他们毕生志有所向,赋辞讲学,以传于后世,虽未及所求,也至常人所不能,可谓不枉此生了。
世间万物,不过浮华幻梦,梦醒或梦时,只是意念所之,而明智的追求,才是元神的存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