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苏州人若稍稍留意的话,便会发现在我们这个古城中有辆轮椅经常急匆匆地在大街小巷中穿梭着,上面坐着位白发苍苍的七旬老人。由于风吹日晒,多皱的脸上黧黑得像颗枣核。他是谁?他在忙着干什么?他姓钟,是位上海退休回苏的工人。他正在寻觅着需要帮助的对象。
有次,路边好多人在围观着什么,他把轮椅摇进去一看,原来一个三轮车工人因了车资与女乘客发生争吵,竟然将她抓一把胸部。他批评了车主的不文明行为,一问是为了三元钱车费,他慷慨解囊,笑道:“区区小数目,犯得着吗?”车主伸手接了钱扬长而去,而这女乘客也一言不发地走了。看热闹的人散了。马路便复归于平静安宁了!
又一次,路上又有堆人在围观了,却是人家门口摆只缝纫机的“缝穷婆”替人缝制条裙子做坏了,女主顾不依不饶定要她赔,那摊主噙着泪苦苦哀求着。求她能否不赔或少赔些儿,她实是赔勿起。女主顾僵持在那儿,空气都凝固了似的……其时一辆轮椅摇了进来,椅上老者笑眯眯地问一共需要多少钱?女主顾回答了数目,那老者便从口袋里掏了出来递给那女主顾。围观的人们见穿着如此破旧的老人竟毫不犹豫地掏出这么多的钱皆惊愕住了。是时,这一块地方的空气被那老人的心灵所净化了,众皆感到心胸舒畅和明净,并把眼光齐刷刷地射向了那女主顾。在拭目以待下,那女主顾到底架不住了,只得不收钱悻悻地走人。
老钟如此做好事,人们总以为他经济情况很好,其实,只有他自己最清楚。往往接济了别人之后,他的口袋便是布贴牢布的了(他一个月的退休金仅有六百块)!这些帮助别人的钱都是他从牙齿缝里省下来的,自己吃得极苦。好在他的子女受了他精神的潜移默化,孝顺地接济他,爱人的人有人爱!
凡是超出他经济能力的事,他则摇了轮椅滚遍苏州六城门去劝募。有次,他得悉一位百岁老太腿脚不便而又极想出去见见新气象,他联系上了一位同样富有爱心的残疾人用品店的店主,请求能赞助她一辆轮椅。事办成了,电视台拍录像的来了,老钟避开了!
有对夫妻不和,女人想和丈夫离婚,女儿痛苦不堪,老钟便舍不得那女孩子,几次三番去劝说,希望他们为了孩子和好了,那女人似有点回心转意了。老钟忙不迭地趁热打铁想替这一家拍一张合家欢照片,使这亲情得以这种形式凝固下来。他让女儿站在中间,双手勾紧父母的头颈。“咔嚓”一声,可就在这按快门的一瞬间,猝不及防,那女人的头突然一别,快门按下后,父女俩的笑容僵冻住了,于是拍摄下了让老钟遗憾一辈子的照片了!——他心痛不已地自责道:“唉,是我的工作没做到家啊!”他常常对着这张特殊的照片痛苦地自责着。轮椅上的他头颈里悬只照相机,凡瞧见好风气的事及新社会里的好人,他拍摄下了投稿到电视台的《新闻自己拍》栏目上去宣传。
他那破旧衣服的口袋里则装着“创可贴”,万一路上有人发生意外的事件,则可派上小用场了。体贴入微至此——这哪儿仅仅是几块“创可贴”哪?是他一颗沸滚发烫的心啊!若有人问他,是什么力量使之这样的?他会动情地讲起一桩他亲眼目睹的往事给你听——
在上海工会事故处理处工作时,有爿厂的锅炉有了故障,锅炉工们要跳进去排除故障,其时一位大学生技术员推开众人道:“有危险,让我来!”并自己抢了上去。结果锅炉爆炸了!他那年轻的、即将结婚的未婚妻哭得在地上尽打滚。老钟带着哽咽声道:“我当时想的是,要是我能替代了他去死那该多好!——与他相比,现在,我无论怎么样地去爱人民总是爱不够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