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早间点击
     
本版列表新闻
~~~专家解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气泡”
~~~专家解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气泡”
~~~专家解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气泡”
~~~专家解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气泡”
~~~专家解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气泡”
~~~专家解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气泡”
     
2012年10月12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进电梯后,人们站成骰点状
专家解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气泡”
■电梯里的人倾向于站成像骰点一样的队列
  不知你是否注意过,进入电梯后,自己会有什么变化?英国广播公司10月9日报道说,人们在进入电梯后,各自站位通常有规律可循。

  经长时间对电梯里人类言行的观察研究,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李·格雷博士认为,电梯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公共场所”,人们一旦进入,好像突然有一种本能的排列意识,倾向于站成像骰点一样的队列。

  把人们的站队画出来后可以发现,电梯里人站得就像骰子上的点,每新进来一个乘客,其他人就开始挪动,重新排列。此外,格雷还发现,大部分本在聊天的人进入电梯后都会停止说话,开始笔直站着。人们不是玩手机就是看地上,极少会有眼神交流。很多原本健谈、爱动的人也会变得严肃沉默。人越多,电梯里的气氛就越“凝重”。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临床心理学教授巴贝特·伦内贝格认为,这是因为电梯没有给人提供足够的空间,让人感到焦虑,也使交流变得困难。

  这就是西方人所说的“气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气泡”(空间距离),如果这个距离被突破,人会感到不安。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认为,“气泡”的半径在0.45米到1.2米之间,超过1.2米就是社会距离,在0.45米以内是亲近距离。当电梯拥挤时,你的亲近距离会被突破,这时候你不觉焦虑倒显得奇怪。

  都市快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特别报道
   第A05版: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特别报道
   第A06版: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特别报道
   第A07版: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特别报道
   第A08版:十年之变喜迎党的十八大特别报道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评论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科教卫新闻
   第A14版:早间点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2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23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A24版:新民环球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全家乐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现代家居
   第B10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1版:现代家居/特别提醒
   第B12版:现代家居/设计交流
   第B13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6版:家装之窗
   第B17版:E生活
   第B18版:E生活/数字世界
   第B19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0版:E生活/掌上天地
   第C01版:广告
   第C02版:城市品质
   第C03版:名品风尚
   第C04版:标志橱窗
   第C05版:品牌专题
   第C06版:标志产生
   第C07版:HOTEL酒店
   第C08版:美容扮靓
   第C09版:新尚画报
   第C10版:新尚假日
   第C11版:新尚专访
   第C12版:创意单品
   第C13版:博物寻访
   第C14版:秀场故事
   第C15版:走进大牌
   第C16版:明星潮事
忌惮“作秀”是个好兆头
你幸福吗?
黑龙江“行善”女毒贩被严判
司机撞伤老人抛入水渠溺死
走进电梯后,人们站成骰点状
广告
新民晚报早间点击A14走进电梯后,人们站成骰点状 2012-10-12 2 2012年10月12日 星期五